阅文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史上最强大学 > 二四三、引诱(3/4)
真是分不清大小王了!

    他老这么折腾,别说刘瑾瑜觉着心烦,徐生洲都看得眼晕:“要不这样,瑾瑜你在这里看画,我陪刘叔去看手稿?”

    刘瑾瑜还没回答,刘健却抚掌大赞道:“对对对,就应该这样!瑾瑜看她的画,我看我的手稿,咱们两不耽搁。这就是华老说的统筹法。”

    “去吧、去吧。”刘瑾瑜也知道老爸的心已不在这里,巴不得他不在这里捣乱。

    刘健大喜:“好、好!徐校长,请。”

    徐生洲朝陆晴、刘瑾瑜等人说了声“失陪”,便带着刘健来到图书馆的另一个特藏室,陶文霞已经等候在那里。她递给刘健一个口罩、一副针织手套,然后珍而重之地从恒温恒湿的柜子里捧出一页纸,轻轻地放在他面前。

    刘健顿时屏住呼吸,仔细地阅读起来。

    一页纸并没有多少字,加上标题、章节和涂改又占了很大篇幅,他很快就看完,像催更的读者大爷一样急切地问道:“就一页?”

    陶文霞回答道:“不,还有很多页。但只能给你看一页。”

    “……”

    刘健不是三岁小孩。他在学术圈混迹这么多年,自然知道新材料的重要价值,也知道很多学者、很多研究机构对于原始资料“画地为牢”“占山为王”式的强烈独占欲。甚至可以说,能让他看第一页,已经是徐生洲给了他莫大的面子。

    所以他没有争辩或讨价还价,而是又从头到尾认认真真读了好几遍,还拿起纸,仔细鉴别上面的墨色变化、涂改痕迹,以及无情岁月留下的斑点。

    一张纸,被他颠来倒去看了将近半个小时,才依依不舍地递还给陶文霞。

    等陶文霞小心翼翼地把纸张放进柜子里,他也摘下手套和口罩,谨慎地说道:“从小说的开头来看,文字很符合钱锺书的风格。以我浅薄的鉴定知识,纸张、墨色也像是民国时期的。综合判断,应该很大可能就是遗失已久的钱先生的《百合心》手稿。价值不可估量!”

    徐生洲道:“我们学校的专家看过之后,和你的观点一致。”

    刘健感叹道:“真是难得啊!没想到这份手稿居然能够存留下来,消息要是传出去,只怕现代文学研究届都会为之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