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多一点就博士毕业了。陶哲轩更夸张,21岁就在普林斯顿拿到了博士学位!里外里一算,你们就比别人多浪费了3年以上!”
徐生洲麻了。
舒尔茨有没有黑系统、老爷爷在暗中指点,他不清楚。但他知道自己真有系统大爷暗中指点!
再说,你举例的舒尔茨、陶哲轩,都是百年难遇的数学天才,又岂能以常理度之?
曹隆山却在挥斥方遒:“菲尔兹奖为什么只奖励给四十岁以下的青年数学家?就因为二三十岁是数学家思维最活跃、也最容易出成果的年纪!结果我们却把最优秀的天才,在最富创造力的年龄,拘禁在最没有创意的课堂里,灌输着最没有营养的知识。我觉得,这就是造成当前国内数学界有高原而无高峰的根本原因!”
徐生洲想要反驳:“其实——”
没成想文帅却是大点其头:“曹主任说得对!其实我之前也想过类似问题。像许晨阳老师、恽之玮老师等人都非常优秀,也做出了非常棒的成果,但总感觉距离顶级的研究还差那么一线。不是能力不足,也不是积累不够,更像是缺少融会贯通的流畅、举重若轻的灵巧、大朴不雕的天然。听了曹主任的剖析才明白,根源在于接触学术之初,就接受灌输太多、自主思考太少,形成了思维惯式,缺少了那点灵性!”
曹隆山道:“现在来看,前些年各大名校搞的少年班,突破了中学教育体系,其实是很有成效的,培养了不少人才。下一步,我觉得应该突破大学教育体系,让优秀人才尽早踏入学术研究的门槛,而不是让他们在课堂上消磨时间、浪费青春。生洲,你觉得呢?”
徐生洲一脸愕然:你问我意见,是什么意思?
就我们神州科技职业学院的那帮学生,把高数能学明白的都没几个,还搞学术研究?
要什么自行车啊!
看曹隆山目光炯炯地盯着自己,徐生洲只好顺着他的意思说道:“没错!对于少数出类拔萃的优秀学生,应该有更好的培养方式。”
曹隆山大喜:“我们师兄弟真是英雄所见略同!所以我有个想法,就是从新学期起,在之江大学数学系大一、大二学生里,挑选5名左右成绩优异的学子,不再拘泥于具体课程和学期,实行‘学生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