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江大学代数几何暑期学校的师资,都是当打之年的青年才俊。
至于学员,更是精挑细选、优中选优。
按照招生简章,每位报名者都要提供个人陈述、个人简历、推荐信等。如果是在校生,另需提供成绩单。上传材料后,还有笔试、面试两关。其复杂程度不下于考研。也正因为如此,入选的学员不仅基础扎实,而且都对代数几何报有浓厚的兴趣。
开班仪式前,徐生洲早早就来到会场,抽空把讲稿再修改完善一下。
他之前的讲稿,是面向全世界最顶尖的数学家的,很多东西都是不言自明,根本不用多费口舌去解释。现在面向研究生为主体的初学者,那么很多东西就必须要说通说透,否则他们会听得一头雾水。
这就好比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理论还是那个理论,但可以多寡随意、丰俭由人。复杂点的,连理论物理专业的博士生都未必吃得透;简单点的,哪怕中学生看了科普文章,也能说上几句。
所以讲稿必须再改改。
对于讲课,徐生洲的态度向来是认真的。
没过多久,学员们陆续出现在会场里。不像大学课堂上常见的场景,很多学生会趁着课前几分钟抓紧聊聊天、玩玩手机,或者直接趴在桌子上休息,这些学员或是拿出英语词典默默背诵,或是直接打开黄皮书、学术论文认真钻研。
真的是学术论文。
徐生洲涉足学术圈有几个年头,学术论文、学术期刊长什么样可以说是了如指掌,更何况不止一位学员手里拿着的,还是刊登空间遍历理论的那期《acta ath》!
想想也可以理解。
尽管大家对空间遍历理论讨论那么多,但迄今为止,唯一正式发行、也是最为权威的版本,是刊登在《acta ath》上的那篇论文。除此以外,更无其他资料可以参考。如今暑期学校偏偏开了《空间遍历理论》的课程,大家只能找来那期杂志来研读。
只是那篇论文为了符合学术期刊体例,难免删繁就简、直指要害,属于浓缩的精华。对于初学者来说,确实不太友好。那几位拿着那期《acta ath》的学员,都是看得龇牙咧嘴、痛苦不堪。
徐生洲很想走过去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