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史上最强大学 > 二六三第三极(2/4)
速度研究”,简文桐博士的青年项目“平面临界伊辛模型臂长衰减指数研究”。

    除此以外,再无任何斩获。

    这就给了徐生洲2个有益的启发。

    首先,引进杰青真的有用!

    哪怕这位杰青是年老过气的、抛家别走的,他们在科研能力、科研眼光等方面依然不容小觑,很容易就在纷繁复杂的学术浪潮中,捕捉到最有价值的研究方向。仅此一点就超过普通教授甚多。所以,杰青还要多挖。

    即便现在学校的名气还不足以招揽到当打之年的杰青,退休的、临近退休的也可以!

    其次,围绕杰青组建研究中心集团作战真的有用!

    学校通过校区置换、院校合并、“专升本”等一系列大动作,已经从死亡漩涡里挣脱出来。但要想继续往上走,开展有质量、有影响的研究就变得格外重要。

    只是学校家底就那么三四十个亿,肯定不能全面开花,那么有选择的围绕杰青组建研究中心,指导年轻博士集团作战,进而实现点的突破,就势在必行!

    徐生洲又看了几眼立项名单。

    尽管只有6项,甚至不及很多985高校的一个院、系、研究所的立项数,乃至一所大学立项数连续多年超过1000,但徐生洲已经非常满足了。在他原本稀薄的期待中,能有2项左右就很不错了。

    毕竟现在太卷了!

    君不见,无数公立大专院校、三甲医院、地方科研所,还在为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零的突破而不懈努力!无数青椒、副教授、教授,天天鞭打研究生牛马,昼夜不停地打磨本子,只为拿到一个项目而不可得!

    神州科技职业学院一出手,不仅实现了零的突破,而且是6项,不管是放在民办院校里,还是跟刚“专升本”的同类院校相比,都是非常炸裂的存在。可以说,仅凭这一项,神州科技职业学院在江南省内高校中就能位于中游水平!

    之江大学的校领导终于说完,徐生洲还以为可以动筷子了,没想到田子良院士接着站起来,说是代表中华数学会致答谢辞。

    好吧,继续开小差。

    徐生洲打开抽奖模块,随即一个高速转动的彩色轮盘浮现在面前。

    他心里默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