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史上最强大学 > 二八五、自有大儒为我辩经(3/4)
后面,期刊编辑不看僧面看佛面,自然就事半功倍。等工作之后,哪还有这么好的条件?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而且ssci期刊的发表周期都在1年以上,国内核心期刊最快也要半年,也就是说,从入职第一天开始,就要忙着发论文。发论文要选题、查文献、做研究、写文章、投稿、等发表,每一步都得卡着时间,中间稍有波折,就有可能过不了考核。徐校长你说,这样提心吊胆的过3年,是不是相当于渡劫?”

    徐生洲幽幽地说道:“其实我们学校也是有考核的。”

    楚夔轻笑出声:“我了解过,贵校的考核非常人性,博士入职2年只需要发表2篇论文,而且只要求其中1篇是核心,这就轻松多了。关键发表论文还有奖励,级别越高奖励越多,像人文社科类a刊奖10万、b刊奖3万,远超公立地方院校。我觉得这才是正确的科研导向,即不逼着研究人员发论文,而是让研究人员主动去发论文;发论文可以不做那些短平快的题目,而是集中精力做那些重要、耗时且自己感兴趣的基础理论研究。”

    经楚夔这么一番彩虹屁,徐生洲反而拿不定主意,要不要修改学校的考核指标了。

    楚夔又道:“再者,如果我去了211高校,那就注定我在拿到长聘副教授之前是没有正常生活的。一方面是工作忙碌,另一方面是收入菲薄。像京城‘中’字头高校的青椒,到手就是1万块钱一个月,只能住三四十平米的周转房,还一天到晚累成狗,哪还敢结婚生孩子?”

    徐生洲如实相告:“我们现在给进校博士的年薪也只有24万。”

    楚夔却很是不以为意:“24万在全国来说,已经算是中上水平了,何况贵校还福利分房呢!”

    徐生洲连忙澄清道:“我们只是规定,在编在岗的教职工可以按照市场价的5折购买房屋,可不是福利分房!”

    楚夔也不辩解:“我要是留在京城,六环边上的房子均价都得4、5万一平,随便买个100平米的房子,我这辈子不吃不喝、不婚不育,把全部收入就全部交待进去了!徐校长你说,我这是生活吗?不,我只是活着,顶着博士的帽子、作为一个生产论文的机器而活着!”

    徐生洲知道,天下苦房价久矣!

    楚夔又道:“而据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