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也是在敲打贾家。
老太太那些利用林妹妹的心思,恐怕宫里的娘娘心中都有数。只希望林妹妹看在她对她一直不错的份上,以后能帮她一把。
林如海回京,看到收拾得极好的宅子,又听说都是黛玉安排的,心中十分宽慰。
孙妙青带着一双儿女看了看自己的院子,也是对林黛玉夸赞不已。
这些年她这侯夫人做得非常舒心,丈夫不是沾花惹草的性格,自从她生下一双儿女之后丈夫就没有再纳过妾室。对她也多有尊重。她是妾室扶正,在官场上的一堆夫人中身份上不占据优势。
但她有一个极好的小姑子,贵妃时常有赏赐给她。让她在那些官夫人中地位稳固。这般的好日子,让她心胸开阔很多。对贾氏留下的嫡长女也多有关怀。
她手上有钱,这些年给贾家也送了不少银子,都是林黛玉的花费。当然对方也不是做好事不留名的人,大张旗鼓地将银子送到贾家。所以原著中贾家下人说林黛玉一针一线用的都是贾家,这种话是没有的。
因为是个人都看得出来,人家送过来的银子别说养一个林黛玉了,就是养十个也足够了。加上林黛玉身边的嬷嬷都是贵妃赏下来的,每一个都不是好惹的,贾家人最是欺软怕硬,所以这些年没有人敢在林黛玉面前嚼舌根子。
孙妙青对于给继女刷好名声这件事情还是很愿意做的。反正就是费一些嘴皮子而已。林黛玉的名声好了,她自己的名声也会好。老爷和贵妃也都会满意。
这样的好事她太愿意做了。
林黛玉也不是原著中那个养得有些小家子气的林妹妹。
她知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母亲当年确实做得不对。如今人死债消,她也没有怪其他人的理由。
林如海回京,贾母以为他会很快来贾家拜访。结果等了许久,林如海都在处理公务。先是进宫述职,因为林如海在江南这些年干得不错,加上林家是四阿哥的母族,人丁又少,为了自己的儿子,皇上也必须提拔林如海。
于是很快林如海就成了户部尚书,从一品大员。
之后还让林如月见了林如海一面。
兄妹两个十几年不见,林如月看着林如海斑白的鬓角,一些怨怪之情也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