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国东部因为长江,大巴山等诸多东西走向的山脉,河流,所以呈现出狭长的地形走势。
中部又因为南北走向的川字型山脉隔断,整个巴国中部又有些首尾不相顾。
西部虽然是一望无际的四川盆地,大平原,但是其中又有数条江水隔断,形成了数块区域。
最西部,便是古蜀国,经过西周期间的发展,古蜀国人口逐渐增长,偶尔与中部各国接触。
中部有数个大小不一的诸侯国,北边有名的如“昔阝”国,褒国。南边因为江水时常泛滥,没有形成稳定的政权,只有一些野人,部落。
东边,就是嘉陵江以东,便是巴国的势力范围。
从北边阆中,到南边三江合流的垫江城的一大片区域,便是巴国领土。
姬子越被上一任巴君封到阆中之后,积极进取,开疆拓土,与褒国合力,攻击东北部山区的戎狄部落,解决了长期影响褒、巴贸易的山匪,让褒国的铜矿、铁矿、盐矿,得以进入巴国。
巴国的粮食,资源可以卖到褒国。
靠着双边贸易,互通有无,两国国力增长。
在蜀国东扩,越过沱江、岷江,往东北部扩张,数次击败贫弱的“昔阝”国,势力一度与巴国、褒国接壤。
褒国与蜀国甚至有几次冲突,但是凭借着山脉天堑挡住了蜀国兵锋。
姬子越也多次出兵,越过嘉陵江,帮助“昔阝”国抵御蜀国,巴蜀两国也因此交恶
这些年,因为巴国势大,蜀国逐渐放弃了东扩,开始消化这些年吞并的岷江以西的土地。
“昔阝”国成了两国中间的缓冲地带。
姬长伯雄心勃勃,他的目标,是前往阆中,利用阆中北接褒国,中接蜀国,南接“昔阝”国的区位优势,收集三国资源,利用周长伯记忆中的生产方法,扩大贸易,积累财富和人口。
力争在阆中的嘉陵江对面,再建一座大城。
车队行驶数日,终于迎来了一场大雨,姬长伯不得不放慢脚步,在附近找一个集镇休整。
“公子,前面有座小城!”
泥泞的官道上,姬长伯等人又累又饿,大雨天,野外生火都做不到。
“进城找个地方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