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长伯躺在软榻上,闭目养神,海伦轻轻走到他身边,挥手示意宫女和寺人退下。她亲自为姬长伯按摩肩膀,柔声说道:“君上今日辛苦了,朝堂上的事情可还顺利?”
姬长伯微微睁开眼睛,露出一丝疲惫的笑容:“还算顺利,只是旧贵族们对新政的抵触比我想象中还要强烈。不过,科举制和官学的推广势在必行,谁也无法阻挡。”
海伦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君上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巴国的未来,民智不开,国家难以强盛。那些旧贵族只顾自己的利益,却看不到天下大势。君上不必太过忧心,时间会证明一切。”
姬长伯握住海伦的手,轻轻拍了拍:“有你在我身边,我心里踏实多了。教会的事情进展如何?”
海伦微微一笑,眼中带着几分自豪:“教会的发展比预期还要好。各地的教堂已经陆续建立起来,孤儿和穷人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尤其是那些退伍的伤残兵士,他们虽然不能再上战场,但在教会中找到了新的生活意义。君上的仁慈之心,已经传遍了巴国各地。”
姬长伯满意地点点头:“很好,教会不仅是救助百姓的机构,更是我们凝聚民心的工具。你要继续加强教会的管理,确保每一分钱、每一粒粮食都用在刀刃上。”
海伦郑重地点头:“君上放心,我会亲自监督每一笔开支,绝不让有心人钻了空子。”
姬长伯闭上眼睛,缓缓说道:“还有一件事,我需要你帮忙。”
海伦轻声问道:“君上请说。”
姬长伯沉吟片刻,道:“科举制和官学的推广,虽然我已经在朝堂上强行推行,但旧贵族的势力依然不可小觑。我需要你在教会中挑选一些聪慧的平民子弟和孤儿,暗中培养他们,让他们成为未来科举的种子。这些人将来若能通过科举进入朝堂,便能成为我们的助力。”
海伦眼中闪过一丝亮光,立刻明白了姬长伯的用意:“君上深谋远虑。我会在教会中挑选一些资质出众的孩子,暗中教授他们识字和算数,等到科举制正式推行时,他们便能一鸣惊人。”
姬长伯微微一笑:“你果然懂我的心思。不过此事要隐秘进行,绝不能让旧贵族察觉。”
海伦点头:“君上放心,我会小心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