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朝局间的激烈争斗,儒家更是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一个月黑风高之夜,邹珩秘密召集了阴阳家内一群心术不正、心怀叵测的门徒。
在一间幽暗潮湿的密室中,邹珩的身影被摇曳的烛光拉长,显得格外阴森。
他目光阴鸷,声音低沉且充满诱惑:“诸位,只要听从我指挥,事成之后,荣华富贵、功名利禄,尽归你们。”
那些门徒原本就被欲望蒙蔽双眼,此刻在邹珩的蛊惑下,更是如饿狼般红了眼,纷纷拍着胸脯表示愿为他赴汤蹈火。
经过精心乔装,这些人混入儒家弟子讲学之所。
在庄重严肃的讲学过程中,他们偷偷散播充满恶意、耸人听闻的谣言。
“听说了吗?儒家某些高层违背与阴阳家多年前定下的神秘盟约。”
“不止如此,他们还私夺原本属于阴阳家的珍贵资源,据说那些资源有着神奇力量,能助人突破武学瓶颈,甚至长生不老。”
“更可怕的是,他们妄图侵占阴阳家在江湖的重要地盘,那里藏着无数武学秘籍和宝藏。”
“还有啊,传闻儒家正精心谋划联合其他门派打压阴阳家,企图称霸江湖,号令天下。”
这些恶毒谣言如瘟疫般迅速扩散。
起初,只是在一些隐秘小圈子里私下议论。
但在邹珩手下别有用心之人的推波助澜下,很快便如野火燎原,激起儒家众多弟子的强烈愤怒与极大不满。
他们怒火中烧,纷纷要求儒家高层出面澄清,并向阴阳家讨个合理满意的说法。
而邹珩则如潜藏在黑暗中的恶魔,在背后拼命煽风点火。
他指使手下门徒伪装成无辜百姓,在市井间故意夸大其词、添油加醋,将此事渲染得愈发严重,仿佛末日将至。
与此同时,邹珩又把目光转向儒家与法家的矛盾。
儒家主张以德治国,坚信人性本善,通过礼仪教化和道德引导,能使人心归善,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法家则坚决以法治国,认为人性本恶,唯有依靠严苛律法和严厉惩罚,方可约束人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
两家理念本就存在巨大分歧,平日虽有争论,但大体还算相安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