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艾率领两千精兵偷渡阴平,巧妙地绕过姜维精心布置的防线,直插成都。
后主刘禅惊慌失措,选择投降,蜀汉就此灭亡。
当时的蜀汉国力衰落,曹魏亦无法从正面攻克剑门关,只能依靠绕道偷袭的巧妙方式方才获得成功。
在慕容垂看来,似乎采用偷袭之策,绕开主要的关隘,才是最为明智的选择。
纵观历史,从长安向成都方向的进军之路尽管艰难险阻,但历史上的所有实战均取得了成功,居然无一败绩。
这充分表明,要赢得战争的胜利,依靠的是强大的综合国力,而非仅仅依赖那些看似险峻的山川险阻和雄伟坚固的关隘。
分析完从长安方向向成都方向的战例后,慕容垂继续深入研究从成都方向长安方向用兵的战例。
这其中也有两个极为典型的战例。
第一次:秦末楚汉相争之时,项羽将刘邦封于巴、蜀、汉中,迫使他离开关中。
刘邦果断采纳韩信的建议,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从汉中出发走陈仓道突袭关中。
刘邦先是派遣曹参取下辨、故道,出散关,直逼陈仓,随后亲自率领汉军从汉中驻所南郑出发,经过故道翻越秦岭,从故道出其不意地袭击雍王章邯。
汉军前后夹击,大败章邯于陈仓,之后乘胜东进,迅速占领关中大片土地,为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奠定了至关重要的基础。
当时的汉王刘邦实力相对较弱,而楚王项羽实力强大;在如此悬殊的局面下,韩信采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绝妙偷袭策略,最终战胜了不可一世的项羽。
第二次:三国时期,诸葛亮为实现北伐中原、兴复汉室的宏伟目标,长途跋涉从成都出发,多次出兵北伐曹魏,其目标之一便是夺取长安等关中地区。
然而,由于诸多原因,例如粮草运输困难、曹魏防守坚固、后方局势不稳定等,诸葛亮的北伐最终未能成功攻克长安。
当时的蜀汉处于弱势地位,曹魏则占据强势,而诸葛亮采用稳步推进、步步为营的保守策略,最终以失败告终。
身为弱势一方,如果不敢冒险,不敢尝试激进灵活的战法,是注定无法取得成功的。
就如同与一个比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