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顺利达成了目标,欧洲大陆上的国家将彻底告别侧翼的风险,重新在爱琴海地区建立雅典防线。”
多玛共和国的将军们没有说话,因为他们都很清楚,泰勒帝国的决策是打破僵局的关键。
人类在持续数年的战争中,伤亡惨重,必须要在某一个方向上谋求变数。
问题在于……
谁都没有胆量,在一场战争中赌上人类的命运。
“泰勒帝国为这场战争做足了准备,他们调集了三十万人的部队,两千架飞机,重新整编了六个装甲师,兴登堡甚至把境内的预备役都派了过来……先说结论吧。”
苏马罗科夫上校把指挥棒指向了沙盘中间的特瓦尼亚城区。
“特瓦尼亚城区的虫群被彻底歼灭了,泰勒帝国完成了阶段性的战术目标,但是由于先前得到的情报有误,阿科琉斯山脉出现了新的虫群。”
说到这里,苏马罗科夫上校的语气变得无比沉重。
“泰勒帝国的战略目标失败了,他们在今年入冬前……开辟了第三个战场。”
泰勒帝国绝不能在这个时候走向灭亡,他们是欧洲大陆上的中流砥柱,用一国之力拖住了数量最多的虫群。
会议室的圆桌突然亮起红灯,负责讲解的苏马罗科夫上校微微躬身,摆出侧耳倾听的姿态。
坐在圆桌最中间的人,是多玛共和国的布鲁西洛夫上将。
他虽然因为前朝贵族的身份,离开了多玛共和国军队的核心位置,但是对方在多玛红军内部的地位,仍然无人可及。
布鲁西洛夫上将是本次会议的负责人,也是南线的最高指挥官。
这位上将敲动身前的桌板,微微皱眉问道:“我们不是履行合约,派出了七个步兵师,支援了泰勒帝国的侧翼吗?”
“是的,第231师部的师长,米哈伊尔中将就在这里。”
米哈伊尔中将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向着各位同僚敬礼,答道:“我们接到命令的当天,就率部进入了血色地带。这次支援动用了我们在南线的全部力量,参战总兵力高达十万,但是……各个师团都遇到了虫群,伤亡惨重。”
米哈伊尔中将的回答符合大多数人的认知和理解,在没有绝对的兵力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