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干的,而你那份,重新审问的,发现是二皇子诬陷大皇子的,是你发现的,明白了不?”
“明白,小弟明白了,多谢殿下!殿下放心,小的知道怎么做了……”
这不明摆着的么?
朱钧是要将“发现”真凶是二皇子这件功劳放在高扬身上。
这样一来,大皇子知道了,肯定得记上高扬这份人情,二皇子想要动手,大皇子必保。
要不然,以后谁给他大皇子伸张正义啊?
更何况,大皇子难道不想有锦衣卫的人?
“记得,回去分润一点功劳给你的上司……去吧!”
这看起来只是小小改动,对于高扬来说,就是生死之差。
高扬开心地带着两名捕快人犯回京了,至于那名捕头,说是已经抵不过用刑挂掉了。
这种事也属正常,没人会有什么疑议,反正口供完成了,全挂掉都无所谓。
玉田城外,汪县令将腰弯得低低的,一直恭送朱钧这位前皇孙出城。
总算是走了啊!
这位皇孙,还真是不错呐!
朱钧临走前,交待了汪县令怎么写这份情况说明信函。
毕竟这捕头捕快全是汪县令领导下的,发生这么严重的事,这位汪县令要不是有大皇子撑腰,估计直接下狱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在汪县令的不耻下问之下,朱钧教了他一两招。
同时也在锦衣卫百户高扬的上报中帮他提了提,从原来的毫不知情,变成了有所怀疑,之后及时示警,算是“救”了朱钧。
汪县令很是感激朱钧,心想这次写汇报信时,一定要帮这位前皇孙说说好话,让大皇子对他有个好感。
毕竟谁都知道,大皇子几乎就是板上钉钉的太子,这未来太子对这位前皇孙有好感了,也算是自己的一点回馈。
很快,前皇孙朱钧在玉田县遇刺的消息在京城上层传扬开来。
太和宫。
景和帝看着手中的报告,沉静了许久。
“这老二,当真是跟他二伯一个样啊!这是什么传承啊?”
殿前的锦衣卫指挥使袁斌没有说话,就是躬身等待皇上的指令。
“老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