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队长深吸一口旱烟,缓缓吐出,那烟雾在空气中悠悠散开,仿若带着岁月的沧桑。
“瘸老五,本名瞿亮,老家在中州。1960年,大饥荒闹得厉害,他一路乞讨,流落到咱们这儿。”
大队长顿了顿,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怜悯,
“当时,他瘦得皮包骨,头发乱成一团,衣服破得都是大洞,最后饿晕在村口。
老村长第一个发现他,赶忙喂了一碗玉米糊糊,才把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老村长心善,挨家挨户去说,让每家都拿出一点粮食,虽说不多,却也够瞿亮活下去了。
就这样,他在村尾的破屋里熬过了那个寒冬。
好在咱们这儿是山区,春天一到,万物复苏。
瞿亮开始去山里找吃的,慢慢地,也能养活自己,就这样留在了万盛村。
瞿亮性格孤僻,平日里总是独来独往,极少与人交流。
有一回,老村长的自行车坏了,众人围在一旁,看着那辆破旧的车子干着急,谁也想不出解决的办法。
这时,瞿亮默默走了过来,只见他手法娴熟,没费多大功夫,三两下就把车子修好了。
老村长见此,心中暗自惊叹,觉得瞿亮在这方面有天赋,可不能让这样的才能被埋没了。
于是,老村长帮瞿亮好好收拾一番,便带着他前往县城,把他推荐到一位修车匠那里当学徒。
或许是真的对修理行当感兴趣,又或许是出于对老村长的感激与信任,瞿亮安心地留在了那里。
后来,听闻他不仅能熟练修理自行车,连拖拉机也能修理,修车匠十分满意这个聪明又勤奋的徒弟,打心眼里喜欢他,对瞿亮也是格外照顾。
从那以后,瞿亮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县城,只是偶尔才会回到万盛村。”
大队长回忆到这儿,不禁感慨道:“时间过得可真快,连我都快把这个人给忘了。”
听完大队长这一番讲述,苏浅梨非但没有理清思绪,反而愈发困惑了。
1960年,不正是自己和妹妹被拐的那一年吗?
而瞿亮恰好也是在这一年,来到了万盛村。
从常理推断,他应该和妹妹没什么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