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单榴弹上铜带他们就没地方搞。
“我说的不是掷弹筒,是迫击炮,60毫米口径的迫击炮。”陈成兴解释道。
虽说不管是果党还是八路军总部都在研发掷弹筒、50小炮这种武器,甚至果党可能已经完成二七式掷弹筒的研发,但是掷弹筒对于新二团或者八路军来说并不是多么合适的武器。
掷弹筒需要大量的训练,炮弹最起码的消耗百发以上才能完成基本训练,要是想向鬼子那样百发百中,那消耗的炮弹新二团是撑不住的。
就连现在缴获的那些掷弹筒,虽说配发到了连排,但是命中率其实是比较感人的,各部队基本都是用在打击进攻的鬼子步兵身上。
真要精准打击鬼子轻机枪,全团也就
只有那么两三个天赋高的能做到,其余人更多的是利用范围覆盖进行打击。可迫击炮不同,首先训练简单,毕竟可以做炮表对照,其次一发不中可以微调,这对穷的尿血的八路军来说,是无与伦比的优势。
而且最关键的是,鬼子是从步兵炮直接降到了掷弹筒,缺乏连排级的火力打击,一旦新二团有了60毫米迫击炮,在中队级的对抗中,新二团能拥有一定优势。
“迫击炮?法国60毫米迫击炮?”闻英问道。
“没错,闻主任知道?”陈成兴没想到闻英这么的见多识广。
“知道,但是没见过。”闻英说道。
早在抗战全面爆发之前,中国的兵工系统就研究过法国布朗德60毫米迫击炮。
虽说这里面没有闻英什么事,但是她爹见过,也跟闻英说起过。
“虽说迫击炮的生产较为简单,但是咱们一没有炮钢,二没有观瞄设备,恐怕不好办。”闻英说道。
太原兵工厂之前虽然能生产山炮,但是光学玻璃却全都是进口的。
“这我知道,之前不是送来了铁轨吗?将铁轨的轨面与底板分开,然后将轨面墩打成毛胚,再进行加工,底板可以做成底座,至于观瞄设备先不用。”陈成兴说道。
迫击炮与身管火炮不同,本身需要承受的膛压比较小,也就是八路军是在敌后,如果像新四军那样距离上海比较近的话,可以直接买无缝钢管来生产,那样就简单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