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 > 第177章 两群太君为我激情一夜(1/7)
    在新二团完成休整后,除1营留守大云山之外,其他3个主力营就分散到了整个中云山脉,协助各游击队和地方民兵的发展。

    杨家堡因为本来就是武义县县大队的活动区域,所以13连就转移到了这里配合发展。

    25号傍晚,忙活了一天的李赤水,正在跟游击队的战士们吹牛打屁的时候,突然有县大队的民兵匆匆跑了进来。

    “不好了!有鬼子扫荡!距离杨家堡大概还有5里地。”民兵一进门就大声喊道。

    “鬼子?在哪?多少人?”李赤水一下子就跳了起来,怎么会有鬼子突然出现在这么近的地方。

    “南北各有一队,每一队大概是500人左右,鬼子和伪军各自的数量不知道。”

    “不知道?他们衣服都不一样,应该能一眼看出来啊?”李赤水问道。

    “没穿军服,他们全都是穿的老百姓的衣服,也没有背枪。”

    “老百姓的衣服?还没有枪?你们怎么知道是鬼子来了?”李赤水问道。

    鬼子的武器和伪军的武器是不一样的,再加上接受的训练不一样,所以他们扛枪的方式也不同。

    三八大盖很长,鬼子又很矮,再加上鬼子《步兵操典的要求》,所以鬼子都是托枪,也就是把枪扛在肩膀上行军。

    而伪军用的大部分都是汉阳造或者是中正式,而且训练也不足,一般都是肩枪,也就是用枪带挂在肩膀上。

    新二团的主力营因为步枪都已经改为了三八大盖,再加上现在也是按照鬼子的步兵操典训练,所以现在也都是托枪行军。

    在华北地带,哪怕是不看军服,只看行军姿势和队列,就能知道这是什么部队。

    “每路500个人,都有30多辆大车,大车上装的麻袋倒是挺大,但是在路上一蹦一蹦的,里面肯定装的稻草。500人,运30车稻草?这不是一眼假嘛!”民兵解释道。

    别看老百姓没上过什么学,但是关于这些事却是比上过学的还专业。

    “大车?稻草?那鬼子的武器肯定在稻草下面盖着!”李赤水肯定道。

    “立刻通知附近村子的村民转移到冯家山。”李赤水命令道。

    1千人的日伪军,里面最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