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守城有功,杀敌一百有余,烦请城主向朝廷请功,请求升为少将军。”
“安王爷受命督战,离我们不过两日路程,可以让侦骑去禀报。”
这话很明显了,秦武阳得罪了元殊,而元殊又自认是皇帝的人,那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他帮秦武阳请大功,那就是帮安王爷拉拢人手,将来好上位武玄城城主之职,还能向三大世家示好。
城主暗骂元殊没脑子,就只会意气用事,专门给自己找不痛快,一点时机都不讲。
城主只好先压着,但未必能管什么用,就算他不支持,安王爷也会知道秦武阳,很快就会拉拢提拔。
元殊被打的不轻,咽不下这口气,只想着讨回公道,逼城主府重罚秦武阳,没想太多,就被算计了。
城主是真的不想卷进朝政里,被皇帝或者安王爷当枪使,争权夺位不顾百姓生死。
战极在外城巡视,当然不会知道这些内情,此刻正在思索着沙厥人的处境。
按照他的预计,战事不会持续到六月,沙厥人这个时候应该准备撤退了。
草原上可不止沙厥人一家,匈罗人也虎视眈眈,随时想要瓜分草原。
沙厥人本就是两线作战,这次春天突袭,打了一个时间差,鏖战整整两月,战果不可谓不丰。
如果再持续下去,夏秋之时,水草牧场之争就落得下风,还有被偷袭的危险。
战事还真的像战极猜测的那样,沙厥人此时已经往草原撤退了,把抢夺的财宝运往草原。
不同于来时的水路,是经青阳关进入草原,他们还打算长期驻守青阳关,借扶余国的步兵一块守城。
越国朝堂对此不甚清楚,还是在迷雾里猜测战争走向,也因为这个原因,秦武阳升为少将军的军报传了上去。
不过和预想的不太一样,军报是跑到了皇帝的手上,他毕竟掌权多年,耳目众多。
边境七城里,唯一称得上亮眼表现的就是武玄城,既听话出兵了,还能打成平手。
军报里夸张了战极的战果,却丝毫没掩饰他的万人敌表现,以及秦家子弟的身份。
“这样的年轻人是真正的人才,若是有七个这样的人,越国边境也不会这般难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