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昌国是个说做就做的人,他写了信,一封是他浅谈时局,一封是韩婉婉写满思念的信。
估摸着信到达韩家,孔昌国拨通了韩家的电话。
来接电话的人是韩父,“喂,这里是韩公馆。”
“岳父,是我,昌国。”
韩父想到上午看完的信,心里一紧,语气没有波动,“是昌国啊!婉婉还好吗?你的身体怎么样?我的小外孙女长大些了没?”
“岳父,婉婉恢复的很好,您送来的人照顾的妥帖,婉婉已经能下地走路了;我的身体也很好,至于您的小外孙女我给她取名叫笑笑,希望她未来每天都笑口常开,她长到二十五斤了,体重和个头都窜的很快,一天一个样儿。”
韩父欣慰道:“还是你有心了,小孩子都这样,一天一个样儿;当初婉婉嫁给你的时候,我跟她妈妈还说呢,感觉还能看见昨天,婉婉就长大要嫁人了。等笑笑长大你就明白了,女儿啊!是父亲的贴心小棉袄,你可不能亏待我的笑笑。”
“岳父放心,我不是重男轻女的人。”
“行,知道你是个好的,不过,笑笑出生了,你给你老家知会没有?”
当初孔昌国在老家是有一个未婚妻的,打完仗回去,未婚妻嫁给了他家里的哥哥。
这就很玄妙。
孔家人也以为孔昌国死在了战场上,毕竟七年音信;未婚妻另嫁也说得过去,可是,那未婚妻嫁谁不好,嫁给了孔家大哥。
孔昌国要是没活着回去,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
奈何,孔昌国命大,活着回去了;当时闹僵起来,孔大哥指责孔昌国不管爹娘,不顾未婚妻死活,为了他,孔大哥才娶了孔昌国的未婚妻,代替他做补偿。
可是,孔昌国调查的结果却不是这样。
他一走,孔大哥就跟未婚妻勾搭上了,没多久就结婚了。
根本不是孔大哥说的那样。
至于是他走之前勾搭上的,还是走之后勾搭上的,他没有心思去理会了,都是无关紧要的人。
孔昌国也干脆,请了村里、大队上有威望的人亲自主持了断亲。
孔家老两口不肯跟着孔昌国,就跟着孔大哥;孔昌国没法,只能每个月给十块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