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古往今来,君臣典范
不单单是刘邦心里担忧,便是汉朝之前的大秦,祖龙也是皱紧眉头。
这诸葛孔明到底是何许人也,明明天幕完全没有过多提及此人平生所为,甚至听天幕女子的意思,他所求之事似乎还失败了。可为何一个失败之人,却可得到后世之人如此崇拜……
“也不知我秦朝到底传了多少世,有没有如天幕上这岳飞,于谦,诸葛孔明一般的人物。”
天幕。
“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即倒。”于爱轻轻叹息道,“东汉末年,三足鼎立,在那样群英荟萃,英雄遍地的时代,孔明先生依旧是最耀眼的明星……”
“大汉王朝,自高祖斩白蛇起义,到汉武横扫匈奴,威震四夷,再到光武中兴,重塑大汉,前汉后汉共四百年的历史,最终还是走到了尽头。”
“可孔明先生,就凭着对先主的那份忠,硬生生在巴蜀之地,领着他的幼主撑了下去。”
“北伐数次,却收获甚微,好不容易在最后一次,将司马懿逼入绝境,却天降大雨,使最后的希望也被湮灭……”
“人类社会和文明如果需要精进,那注定会出现重新洗牌,打破原本的旧规,重新建立新的法则。”罗玉华接着道。
“可以说,昭烈帝的季汉政权,已经属于逆流而行,凭借着不屈的精神,在与天命抗衡……”
“但这个世界上,不单单是只有一个孔明先生,同样也只有一个刘玄德……”
“可惜了,玄德公一世英雄,却没能有个好儿子。”徐爱摇头道。
“也不尽然。”罗玉华摇头道,“说实话,就当初季汉政权的情况,除非是如,光武帝,唐太宗,明太宗那样的君主上位,否则你让谁来,怕是都难以力挽狂澜……”
“阿斗其实已经做的很好了。一个从小由刘关张赵,诸葛孔明等人照顾,培养长大的孩子,他的品性怎么可能会是朽木之质?”
“后世之人时常调侃其朽木不可雕也,或是说他是扶不起的阿斗。”罗玉华替刘禅辩解道,“那也不过是在拿他与同时代的那些精英相比较的。”
“如果你单把他拎出来细看,就会发现,其实刘禅是个明君,一个自己虽然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