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说放牛娃都是老实孩子,那还真不是。”罗玉华继续道,“老朱小时候可不是那种乖宝宝。”
“他小时候,贪玩撒野,好指使人,爱出主意。小时候放牛时,还带头烤了地主家一头牛跟饿肚子的小伙伴们一起分享,结果被地主毒打一顿回家,得到了有义气敢担当的名气。”
“1344年的时候,朱重八17岁了,因接连的旱灾,蝗灾,瘟疫,加上地主剥削,导致朱家好好的一家人,不是饿死,就是各自逃亡。”
罗玉华叹息道:“朱重八小时候,因为多病多灾,所以曾许愿要去寺庙当徒弟。”
“如今遇到这天灾人祸,家破人亡后,朱元璋便按照誓言,投奔皇觉寺做了小沙弥。”
“原本当了和尚,也该能安稳生活了吧,嘿!谁能想到,才几十天,皇觉寺就因灾情严重,收不上来租子,只能让庙里的小沙弥们出去化缘讨生活。”
“这说的好听点叫化缘,说的难听呢,那就是乞讨,要饭。”
“……”天幕下,汉居里的众人都沉默了,便是刘邦都忍不住用服气的眼神看向朱元璋。
“朱老弟厉害啊!”收起惯有的轻佻语气,刘邦真心赞道,“这才是真正的白手起家,一本万利啊!”
李唐众人也纷纷点头表示赞成,从乞丐到皇帝,这经历,不服不行啊!
老朱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但并没有谦虚的意思,这是事实啊,他就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到今天的……
天幕……
“朱重八乞讨的途中,曾经过一个地方,是明教南派韩莹玉传教的淮西(北派是河北传播白莲教的韩山童大明王)。”罗玉华继续说道,“那一年,21岁的朱重八返回了皇觉寺,加入明教,开始认字学习文化。”
“因为元朝官军怕寺庙跟红巾军有勾连,所以便命人放火,烧毁了当地所有的寺庙,再次无家可归的朱重八只好投奔红巾军讨生活。”
“25岁时,朱重八投入郭子兴麾下,勇敢,大方,有见识,能力强,还讲义气的朱元璋在军中很快便成了骨干,得到了大家的追捧。”
“郭子兴自己也非常看好这个年轻人,将他视为心腹,还给他改了名字叫朱元璋,意思就是诛灭元朝的一种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