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到顶峰。”
“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后进入近代,清廷与侵略者分别缔结了大量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华夏的主权受到严重损害,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华夏人民的负担更为沉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瓦解,从此结束了华夏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
“公元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清朝从后金建立开始算起,共有十二帝。”
她说到这里后,稍稍顿了顿,然后摇头叹息道:“清朝后期政治的黑暗腐朽,以及统治者本身腐化、无能都还不是最要紧的。”
“闭关锁国政策,导致思想、制度、科技全面落后于世界……”
“后清政府还弱软无能,面对列强的入侵,只知道一味的委曲求全、割地赔款。这导致军队失控,及其职能的倒转对内,而不愿对外……”
“在财政赤字下,清朝【永不加赋】的朝训更是被一破再破,各项加征摊派有增无减。”
“清末铁路的【国进民退】,更是进一步激起了民怨。”
“作为华夏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疆域广袤,更是拥有几千年来,累计下的无数财富,算得上是家底极为丰厚了……”罗玉华继续道。
“可大清的灭亡,却格外的匆忙。”
“而这匆忙的灭亡,其实也都是有迹可循的。”她继续道,“首先,我们必须承认的是,清朝对于华夏,并不是只有伤害,而没有贡献的。”
“即便是清朝末年,也依旧有一部分进步志士,探索了很多救国图强的方法路线。”
“但是大多都是虎头蛇尾,落得个草草收场的结局……”她无奈的摇摇头,“其根本原因,居然和明朝的后期,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都是因为,当时的环境下,依然有人把主要的精力和能力全部都放在了内部斗争上面。”
“咸丰兄弟的内斗,之前我们聊过,。那支持恭亲王奕忻虽然狂妄自大,但革新举措确实有力。”
“如果咸丰可以放下成见,重用并且支持恭亲王奕忻的革新举措,不仅可以在历史上,留下一段兄弟齐心的佳话,也能使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