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村里的人不傻,就没理由不把山货卖给他!
现在大家都在观望,明显还在犹豫。
一般人面对不熟悉的事物,本能地会有些抗拒。
这也是正常的。
不过不用担心,只要有第一个人站出来尝试,后面跟着做的人肯定会一个接一个!
果然,没几分钟,村东头吴家的管家婆扛着一个大口袋,走到了夏长海面前。
她把口袋往秤上一放。
“赵二溜,东西我拿来了,你真的收吗?”
第一单生意,夏长海没让赵二溜出面。
他和赵山河、王喜栋手脚很麻利,一起把口袋里的东西倒出来,放进筐子里。
接着一筐筐地称重。
他客客气气地说道:
“吴婶,您这说的什么话?我小黑板上写得明明白白,两毛一斤,我还能说话不算数?”
“您稍等一会儿,我这就给您算账。”
吴家这位管家婆脾气不太好,但大家都是一个村的乡亲,夏长海作为晚辈,给足了她面子,她也不好发脾气:“行,不着急,你们慢慢弄,我也没什么事。”
大家在这山里长大,称重这种事都很熟练。
前前后后,也就几分钟的时间。
一袋子山货就全都称完了。
“吴大婶,您看看,总共是76斤半的货,我就按77斤算啦。按2毛一斤来算,一共是154元。这数字不太顺口,我给您凑个整数,16元,六六大顺,您觉得怎么样?”
卖山货的人,对钱数特别在意。
可别以为这多给的钱来得容易,背后都是辛苦。
采摘山货可不是轻松的活儿,得翻山越岭,在树林里不停地弯腰找,还得时刻小心野猪、熊瞎子这些猛兽。
采回来之后,也不能直接拿去卖。
得先把枯枝烂叶挑出来,仔细洗干净,再放在太阳底下晒干。
最后得到的,才是能卖的山货。
整个过程既费时间又费精力,回报还特别少。
除了个别品种,其他山货官方收购价都是1毛一斤。
嫌价格低?
那您可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