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星战:战斗在新伊甸星系 > 第102章 过去的历史(1)(3/6)
一口径下,人们会认为,各个行星之所以会采用这种模式,是为了将规模效应发挥到最大。

    可各个国家的有关人士都心知肚明,这主要是为了防止星球叛乱。

    第一帝国时期,各个行政星走的都是全面发展的路线。一颗星球完全不需要与外界产生任何联系,也能够自给自足的生活下去。

    然后,在第二次大销毁战争期间,各个星球纷纷叛乱,脱离了帝国的统治。

    帝国的黄金舰队在星河间南征北讨,可叛乱的星球却越来越多……直到连黄金舰队的指挥官都宣布“叛乱”,帝国的统治在顷刻间土崩瓦解。

    从叛乱中诞生的各国都不愿再见到历史重演。

    星球的发展路线,也从全面发展转变为了单项专精。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迄今为止,再也没有单个星球能够成功叛乱。

    野心家们一旦掀起叛旗,会发现脚下的行星要么没法“造枪”,要么没有“粮食”,根本就无法在平叛舰队的攻势下支撑太久的时间。而煽动整个星区造反, 因为牵扯人员过多,又很容易走漏风声,导致叛乱被情报机关提前扼杀在摇篮里。

    但这样做的坏处也很明显。

    一旦与其他国家爆发战争,敌国的海军只需要截断供给路线,星球的抵抗能力就被极大的削弱。

    对统治者来说,外忧与内患哪个更要命……答案似乎显而易见。

    因此这么多年以来,各个国家的行政星一直都维持着单项专精的发展路线。

    通勤车很快沿着专用线路,进入了对接廊道。

    晨海星的太空港是一座军民两用太空港。

    除了海产品养殖业以外,晨海星第二出名的产业,便是旅游业。

    每天都有大量的游客从共和国境内的各个行政星赶来,在晨海星的碧海蓝天间度过美好的假期。

    为了让来到晨海星旅游的游客们能有更好的体验,太空港的对接廊道全部由特种玻璃制成,为的就是让游客们能够更好的从太空中欣赏晨海星秀美的景象。

    沈长冬向通勤车的窗外望去,第一眼就在眼前的美景里呆住了。

    映入他眼帘的是一颗玻璃球般晶莹剔透的行星。在大气层的掩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