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铁血书生之南海风云 > 第15章 科举征途:考场失意情场得意(1/3)
    李铁船往昔在北京景山学校任教时,便是备受赞誉的优秀教师,回到老家后,在四川老家的悠悠九载时光里,李铁船因儿子尚处年幼懵懂之期,加之诸事繁杂,基本上未能抽出专门的时间悉心教导儿子。然而时过境迁,如今,因语言不通以及风土人情各异等多方面因素,他不得不亲自挑起教导儿子的重担,成为儿子的授业恩师。

    李铁船在县衙处理完县令公务的闲暇之余,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对李准的教导之中。他的教学方法独树一帜,别具一格。每当出门公干或者下乡体察民情之时,他总会在马背上构思创作格式文章,每月这般产出的文章便有三至五篇之多。待回到衙门之后,他便会将这些文章细细地讲给李准听,着重要求李准熟读文章内容,却并不强制他背诵。相较于其他类型的书籍,他更侧重于让李准研习历史典籍,诸如《纲鉴》《易知录》等,在他看来,历史是一面镜子,能让儿子从中汲取无尽的智慧与力量。

    李铁船对儿子的学业要求严格且细致,他要求李准每日抄写《纲鉴》《易知录》二三页,同时还要抄写《说文解字》一二篇。他语重心长地补充道:“对这些古文,你不必像小孩子那般死记硬背,背得滚瓜烂熟,关键在于用心去理解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并且认真抄写一遍。只要你持之以恒,久而久之,这些字词自然而然就会深深地印刻在你的脑海之中。”

    在老家邻水前来相伴的业师黄俊三的陪同下,李准师徒二人满怀憧憬,踏上了北上求学考试的漫漫征途。他们先是乘坐海船从广州出发,船儿在浩瀚的大海上乘风破浪,向着天津进发。经过数日的漫长航行,他们终于抵达了天津。上岸之后,二人又换乘马车,向着心中的京城 —— 北京,继续进发。马车内,李准与黄老师热烈地交谈着学习心得,分享着彼此对北京的无限憧憬。车轮滚滚,一路颠簸,终于,他们抵达了北京,住进了钱粮胡同西口大佛寺后的少轩太史之家。

    少轩乃是四川宜宾人士,进士出身,与李准的父亲李铁船志同道合,志趣相投。在少轩家中,时常会有四川老乡前来,为李准的学业指点迷津,出谋划策。其中,有泸州进士兵部主事高蔚然,还有顺庆府南充进士礼部主事何云骠等。他们或是在静谧的书房里,与李准一起深入探讨学问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