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儿可蹊跷得很呐,怎么如今他反倒用上这捐例了?” 一边说着,一边双手抱胸,满脸疑惑地看着父亲。
李铁船皱着眉头,脸上的皱纹好似更深了几分,他狠狠吸了一口烟,腮帮子微微鼓起,随着 “呼” 的一声,又是一团白烟喷出,弥漫在他与儿子之间,模糊了彼此的视线。他放下烟斗,伸出手指,在空中点了点,说道:“此一时彼一时啊,现在粤汉铁路建设正紧锣密鼓,那需要的钢铁量,简直就是个无底洞,可汉阳钢铁厂呢,产能一直上不去,质量也堪忧,湖北缺钱投入生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再加上今年湖北长江流域闹水灾,灾区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急需大笔资金赈灾,湖北府库空空,实在是拿不出钱呐,香帅也是愁得头发都白了好几根,迫不得已才向朝廷请求允许在湖北省外捐例赈灾。” 说着,他无奈地摇了摇头,眼神中满是忧虑。
李准对赈捐之事本就了解不多,听父亲这般一说,愈发好奇。他站起身,走到书桌旁,伸手拿起桌上的茶杯,那茶杯触手温热,他轻抿一口茶,似是借这口茶平复内心的疑惑,而后放下茶杯,双手交叠在身前,恭敬地问道:“爸,当年你在北京读书时,不是参加过黄河维修工程捐例吗?这捐例到底是咋回事,您给我好好讲讲呗。”
李铁船靠在椅背上,微微仰头,目光望向天花板,陷入回忆之中,片刻后,开口解释道:“捐纳,说白了,就是官绅向朝廷捐钱、捐物,以此换来无实职官衔或各种封号,清代管这叫‘捐纳事例’,简称‘捐例’。这事儿可早了,始于秦汉,一路沿袭下来,到了清朝,不但形成了制度,还整得挺完善。” 说着,他坐直身子,拿起水烟管,又吸了一口,烟雾缭绕中,继续说道:“捐纳、捐复、捐免,这三项可是清代捐例的核心内容,分两大类,一类是‘暂行事例’,专为解决特殊问题设的,像拯荒、军需、河工这些急事,有期限,事儿完了,捐例也就停了,我当年参与的黄河捐纳,就归这一类。”
李准听得入神,眼睛一眨不眨,迫不及待地走到父亲身边,双手撑在椅背上,身子前倾,急切地问道:“那另一类呢,爸,您快讲讲。”
李铁船放下手里的水烟管,那管子与桌面轻轻碰撞,发出 “笃” 的一声轻响。他端起茶杯,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