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铁血书生之南海风云 > 第39章 街头冲突:对阵权贵文案埋隐患(1/4)
    熊三峯一听,脸涨得通红,像熟透的番茄,“蹭” 地站起身,反驳道:“薛老头,您这也太保守了!香港铜钱为啥能在咱们这儿横冲直撞?主观上,咱广东银圆换算麻烦得很,老百姓不爱用;客观上,人家香港铜钱成本低得像白菜价,咱的制钱成本却高得吓人,铸出来就亏钱,恶性循环,没个头儿。咱再这么瞻前顾后,难道眼睁睁看着广东经济被香港踩在脚下,永无翻身之日?” 双手紧握成拳,情绪激动得身子都微微颤抖。

    李准看着两人争得面红耳赤,仿若两只好斗的公鸡,陷入沉思。他眉头紧锁,手指轻叩桌面,发出 “哒哒” 声响,心中暗忖:二人所言,各有道理,恰似天平两端,一端是革新求变的机遇,一端是稳守现状的安稳,稍有不慎,便是满盘皆输。而后,在钱局那略显沉闷的会议室里,讨论声再度此起彼伏,激烈交锋。

    薛梅溪坐在椅子上,身体前倾,双手撑着桌面,似要将全身力气都倾注其上,神情严肃得近乎冷峻,说道:“李提调,我绝非冥顽不灵,反对改革,只是这风险,恰似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得不防。香港那金融体系,历经多年打磨,跟精密钟表似的,一环扣一环,成熟得很。他们铜钱能大量涌入,背后是雄厚资本和市场机制在撑腰。咱们广东要是不管不顾,大张旗鼓搞货币改革,一旦出岔子,百姓衣食住行都得乱套,社会动荡不安,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咱不能只盯着眼前那点好处,把潜在风险抛到九霄云外,得有长远眼光呐。”

    李准站在一旁,认真聆听,不时点头,仿若小鸡啄米,以示认同,回应道:“薛老师,您顾虑极深,如警钟长鸣,我铭记于心。可咱也不能因噎废食,被风险吓破了胆,停滞不前呐。如今广东经济被货币问题勒住脖子,都快喘不过气了,要是再不想辙,往后日子怕是更难熬。咱们能不能在谨小慎微的前提下,像摸着石头过河,试着探索点可行办法呢?”

    熊三峯在会议室里来回踱步,脚步急促,似热锅上的蚂蚁,心急如焚,猛地停下,大声道:“当年你的四川老乡王雪岑奉命筹建钱局时,也是外行。可如今湖北钱局在其领导下,仍然红红火火。你可不能再婆婆妈妈,犹豫不决了!时间不等人,每拖一天,广东经济就像失血一分,损失惨重。咱们可以先找个小地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