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泪光,说道:“大哥,如果我一个人也宁死不降,但其他兄弟呢,那可是上千家庭上万个人,上千人因我俩而死,上千个家庭因此失去父亲或者儿子或者兄弟,就是佛祖也不会原谅我们的。” 他的声音颤抖着,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对兄弟们的愧疚和对生命的敬畏。
李北海哆嗦着,嘴唇颤抖,眼中的怒火渐渐熄灭,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痛苦:“其实我也不想这样,但这不是没有办法吗?” 他的身体像是被抽干了力气,重新坐回椅子上,双手抱住头,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与无助。外面的风呼啸着,吹得聚义厅的门窗哐当作响,仿佛也在为他们的命运悲叹。
李亚汉恨恨地看着李北海,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办法是有的,就两条路,一是我将你杀了,然后我自杀,放兄弟们一条活路。二是下山投降,你我都有活路。你选,早作决断!” 他拔出腰间的刀,那寒光闪闪的刀刃在油灯下格外刺眼,他的手因用力而微微颤抖,显示出他内心的挣扎。他不想走到这一步,但为了兄弟们,他已经没有其他选择。
李北海看着周围愤怒又绝望的兄弟们,看着那闪着寒光的刀,知道大势已去,已经退无可退。他的心中五味杂陈,曾经的梦想、信念在这一刻都化为泡影。他缓缓站起身来,眼中满是悲凉,仿佛看到了他们曾经的辉煌如泡沫般破碎,那些与兄弟们一起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日子,那些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时刻,都一去不复返了。他的身体微微颤抖,像是在寒风中孤独的落叶,最终,他只好决定下山投降。
于是,李亚汉顶着巨大的压力,在这关乎生死抉择的时刻,想起了过去在山下那位受人敬重的教书先生。他一路疾奔,在山间崎岖的小路上磕磕绊绊,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为兄弟们谋求生路。找到教书先生后,他言辞恳切地说明了来意,眼中满是哀求。教书先生虽面露犹豫,但看着李亚汉那近乎绝望的神情,还是点头答应了这危险的使命。
教书先生来到李准大营,那大营戒备森严,士兵们的眼神如鹰隼般锐利。他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向卫兵表明来意。消息很快传至李准耳中,李准听闻后,陷入了沉思。他深知这是一个重大的决定,涉及众多因素。在慎重考虑后,他决定向总督岑春煊请示。书信送出后,李准在大营中来回踱步,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