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准听闻此言,眼眶瞬间泛红,眼睛变得湿润而红润,鼻子一酸,无尽的悲伤如汹涌的潮水般在心中涌起。他拼尽全力强忍着,不让那在眼眶中打转的泪水夺眶而出,只是喉咙像是被什么哽住了一般,小声地呜咽着回答:“臣先父是在任期上去世的,后蒙皇太后皇上天恩,银厚藏,追赠内阁学士衔,按照侍郎标准给予抚恤金。”
李准每一个字都像是从他那破碎不堪、满是伤痛的心间艰难地挤出,每吐出一个音节,都伴随着内心深处的刺痛。说完,他再次以无比恭敬的姿态取下官帽,朝着太后和皇上所在的方向,缓缓而又沉重地叩首三下。那额头触地的声音,在这寂静得如同死亡深渊般的宫殿中,显得格外清晰而沉重,每一下都仿佛是他对先父深深的敬重之情的回响,也是对浩荡皇恩的诚挚感激的倾诉。此时,一阵冷风从殿外吹来,穿过门缝发出 “呜呜” 的声响,似是在为这悲伤的氛围添上一笔凄凉的色彩。
太后感慨地轻叹了一声,那叹息声中似乎夹杂着一丝怜悯。她的眼神变得柔和了许多,宛如春日暖阳照拂在李准身上,注视着他问道:“你父亲多大年纪过去的,家里弟兄儿女几个?” 她的目光中流露出一种长辈式的关怀,让这冰冷的宫殿有了一丝别样的温度。周围的空气仿佛也因太后语气的转变而变得不再那么凝重,烛火也似乎稳定了些,不再疯狂地摇曳。
李准努力地调整呼吸,试图平复那如波涛般汹涌的情绪。他的声音略微低沉,带着一丝压抑的悲伤回答道:“臣先父54岁时走的,家里有兄弟2人,亲弟12岁,是庶母所生,如今还在读书。臣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大女的18岁,小女的16岁,年儿子仅10岁。”
太后问:“有读书吗?”
李准回答:“他们现在都还在读书。” 话语间,满是对家人浓浓的牵挂与担忧,仿佛那些亲人的面容在他眼前一一浮现,每一个字都承载着他对家庭的责任与深情。
太后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惋惜之色,轻声叹息道:“你父亲年纪不大就走了,怪可惜的。你弟弟子女也还小,你可要好好培养他们。他们有读英文吗?” 她的声音温和而亲切,带着一丝关切,就像一位普通的长辈在关心晚辈的生活琐事,关心着他们的成长与教育。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