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铁血书生之南海风云 > 第161章 北海风云:下属各怀鬼胎,决策陷入僵局(2/3)
表达了对士兵们身体状况的担忧,也如同一剂强心针,激励着他们为朝廷奋勇杀敌。

    长条会议桌两侧的军官们,个个面容严肃,眼神中透着坚定与决然。他们深知廉钦军情的严峻性,如同巨石压在心头,也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如泰山。房间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只有李准那沉稳有力的声音在回荡。

    李准微微皱起眉头,双手撑在会议桌上,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如炬,开口道:“好了,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敌情。叛军目前有多少人?具体布防在何处?他们的武器弹药以及粮食补给状况又如何?”

    郭人漳一听,立刻挺直了身子,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他清了清嗓子,率先发言:“总兵大人,如今除了北海之外,所有城镇皆被会党叛军包围,广阔的山区和农村也尽被叛匪占据。他们的人数极为庞大,甚至比我们还要多。”说着,郭人漳不自觉地摸了摸下巴,心中暗自盘算。

    郭人漳曾秘密加入同盟会,此事鲜为人知。此次同盟会在两广交界处发动起义,与他暗中的推波助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曾明确表示不反对起义,至于何时宣布起义,则要视事态发展而定。同盟会的领导高估了他的革命自觉性,实际上,在那个复杂多变的时代,不少官员秘密加入同盟会,大多是首鼠两端。郭人漳亦是如此。

    廉钦起义军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绩,除了自身的努力与实力外,与郭人漳的暗中放水、消极抵抗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然而,当郭人漳发现同盟会后继乏力,根本无法继续推进革命进程时,再加上李准亲自出马,他便深知起义军已回天乏术。他此时这般发言,实则是为了掩饰自己剿匪不力的责任,妄图蒙混过关。他一边说着,一边不时地偷偷观察李准的表情,心中忐忑不安。

    李耀汉坐在一旁,眉头紧锁,思索片刻后抬头说道:“报告军门,据我所知,革命党同盟会的武器大部分是先从日本走私到安南,然后再转运过来的,比我们的武器要好得多。”他双手交叠放在桌上,表情严肃而凝重。

    李准听后,眼神愈发凝重,微微眯起眼睛问道:“那该如何应对呢?”

    郭人漳一听,连忙站起身,向前跨出一步,急切地回应道:“总兵大人,我建议再增派十个营的兵力,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