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准深知时间紧迫,形势危急,片刻都不敢耽搁,立即差人火速叫来水师管带林国详与吴敬荣,一场关乎香港与广东两地安危的紧急对策商讨会在他那气氛凝重的办公室里紧急召开。
林国祥,这位比李准足足大了 20 隋的资深将领,又名瑞喜,他的人生轨迹颇为传奇。原籍乃是广东新会县大泽北洋乡,命运却让他出生于马来西亚槟榔屿之槟城。其父亲林道解在南洋地区赫赫有名,是当地着名的建筑商,凭借着卓越的商业才能,在异国他乡打下一片天地。林国祥在兄弟 6 人中排行第二,自幼沐浴在槟城的多元文化氛围中,接受着系统的西式教育,不仅熟练掌握英语,更对西方的航海、军事知识有着深入了解。青年时期,怀着一腔炽热的报国之志,他毅然与三弟国裕、五弟国禧一同踏上归国之路,只为学习纯正的中文,汲取祖国传统文化的养分。同治六年(1867 年),邓世昌、林国祥、李和、叶富、吕瀚、张成、李田、黎家本、梁梓芳、卓关略等十人作为外学堂学生,齐聚一堂,分班刻苦学习。时光匆匆,1871 年,也就是李准呱呱坠地的那一年,林国祥等人凭借着自身的勤奋与聪慧,以优异成绩毕业,并顺利登上 “建威” 练船,开启了他们波澜壮阔的海上实习生涯。1875 年,他们又转至 “扬威” 舰担任练生,期间还肩负重任,远赴英国接收军舰,亲身感受世界海军强国的先进技术与理念。归国后,他们投身广东水师服役,多年来为守护祖国海疆默默奉献。
然而,1894 年,那是一段令无数国人痛心疾首的岁月,林国祥担任 “广乙” 舰管带,参与了清朝末年与日本之间惊心动魄的 “丰岛海战”。在那场血与火交织的海战中,他虽奋勇作战,凭借着精湛的航海技术和无畏的勇气,多次指挥战舰灵活躲避敌人的炮火,给予日军一定的回击。但无奈敌强我弱,最终因战败而黯然神伤,被免去职务,带着满心的不甘与失落,回到广东任职,可即便如此,他心中报效祖国的火焰从未熄灭。
吴敬荣,1864 年出生,比李准大七岁,英文名 woo kg g,字健甫,来自安徽休宁县。他的成长之路同样充满波折与机遇。1874 年,年仅十岁的他,作为童子军被清政府选派第三批官学生出洋,踏上了远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