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的壁垒,坚决不允许中国士兵登船。那些真正的大型洋船,由于遵循着在指定码头搭载客人的规范流程,管理相对井然有序,各类安全保障措施也比较完善,匪徒们想要混入其中作案,简直比登天还难。
但在利益的强烈诱惑下,众多心怀不轨、居心叵测的小商轮却走上了一条歪路。这些小商轮冒充洋船,挂上洋旗。他们完全不顾乘客的安危,毫无顾忌地沿江揽载乘客,这无疑给匪徒们提供了绝佳的可乘之机,使得匪徒能够轻而易举地登船,进而肆无忌惮地实施抢劫。
每到案发的时候,局面就会变得更加棘手。各国领事馆往往会像蛮横无理的闯入者,强势介入其中,向中方政府索要高额赔偿。可实际上,那些冒挂洋旗、唯利是图的小商轮主,并没有遭受任何实质性的损害。
面对这样的困境,李准果断要求所有中国船只必须悬挂大清黄龙国旗,以此作为区分中外船只的鲜明标志,方便官府进行有效的监管。对于那些拒不配合的中国船只,将给予严厉的惩处,绝不姑息迁就。
与此同时,李准针对商船运营制定了一系列严格且细致入微的管理措施。他将 “大清巩固” 四艘,以及广东水师原有的 “广元”“广恒”“广利”“广征” 共八艘主力兵舰作为核心力量,全部投入到西江巡航任务当中。他精心地把西江水域划分为八大段,每段固定一艘主力兵舰进行常态化出巡。每段水域还部署着四五艘小兵舰,它们与主力兵舰相互配合,如同亲密无间、并肩作战的战友,通过先进的无线电设备实现上下联动、协同作战。
在每个渡口码头,都安排了士兵进行严格检查,严禁所有军火上船,从源头上杜绝了潜在的安全隐患。在商船上,也派驻了 3 名士兵,专门监督各船在规定地点上下船,并防止其在任意地点随意上下旅客,确保了商船航行的秩序与安全。在各乡的轮船渡、拖渡区域,同样加强了安保力量。每个拖轮处都派驻了 10 名募兵,他们肩负着重大的职责,一方面要在旅客登船时仔细检查是否携带违禁军火,另一方面则要全程保护旅客的安全。无论是在登船、航行还是靠岸的过程中,这些募兵都时刻保持警惕,如同忠诚可靠的卫士,为旅客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让民众能够安心乘船出行,不再担惊受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