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铁血书生之南海风云 > 第206章 别样兴学:家族情怀与教育担当(2/4)
,大哥李一山的来信恰似翩跹而至的蝴蝶。这李一山身世颇为曲折,原是家族中的孤儿,十岁那年,以挑柴为生的他被李准母亲王氏偶然撞见,见其生活窘迫,心生怜悯,便将他收养入家,那时李准年仅四岁。后来,李铁船丁忧归乡守孝期间,兴办了煤矿、铁矿、纸厂以及鸡鸭渔场等产业,李一山凭借自身的勤勉与聪慧,成为父亲李铁船的得力助手。十年之后,李铁船赴京候任官职分配,将煤矿与铁矿交予家族中其他未入仕的亲戚打理,经营大权却全权托付给了李一山,自此,李一山实则肩负起家族企业总经理的重任。此次来信,李一山询问的是《李氏族谱》印刷之事。这本族谱是李准当年为母亲守孝时,耗费大半年心血收集整理而成,只是当年并未彻底完稿。如今收到信件,李准一番努力,族谱已然整理完备,印刷事宜也顺利安排妥当。

    李准满心欢喜,赶忙召集全家人。环顾四周,看着至亲的面庞,他感慨万千:“上次我护送父亲灵柩回邻水柑子桅子村,还没来得及妥善安放,就被朝廷皇帝与皇太后召见至北京。承蒙恩赐荣升水师提督后,每日军务缠身,分身乏术。父亲的灵柩安置之事,全靠几位兄弟在家悉心操办,而我自己,从此再也没能回乡,向父母与祖父祖母的牌位磕头进香,实在有愧于列祖列宗,是个不肖子孙啊。” 言罢,脸上满是自责与愧疚,眼神中透着深深的遗憾。

    黄大夫人赶忙轻声抚慰:“老爷,自古忠孝难两全。你为朝廷鞠躬尽瘁,保境安民,这般功绩也是为家族增光添彩,积善积德之举,定能福泽后世子孙。你莫要太过自责。” 她温柔而坚定的声音,似有抚平一切波澜的魔力。

    李准微微叹息,摇了摇头:“我父亲入土为安之事,都由老家兄弟们代劳,我心里对他们满是愧疚啊。” 那叹息声里,藏着对家族亲人的无尽思念与歉意。

    二夫人张家利见状,接过话茬:“老爷,您不必如此愧疚。您看咱们能不能为家乡兄弟们做点什么,略表心意?” 她眼中闪烁着关切与思索的光芒。

    李准沉思片刻,缓缓说道:“老家的人没人入仕为官,不用我保荐提拔,家中实业经营他们也料理得井井有条。不管是官场之事还是商业经营,我似乎真的难以为他们提供实质性帮助。” 他眉头微皱,显露出内心的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