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出那致胜的关键证据。”袁总督深知,经济问题最容易抓住人的把柄,只要找到确凿证据,李准便如笼中之鸟,插翅难飞。
最后,他把视线转向任福黎,一字一顿地说道:“你深入巡防营、善后局、厘金局,以筹措新兵经费为借口,调取往来账册。在这个过程中,要如筛子般全面、细致地收集李准的所有罪状,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都不能放过。一定要将他可能存在的违法违规之事一网打尽,绝无遗漏。”袁总督心中明白,这是全面打击李准的关键一步,绝不能有任何闪失。只要证据确凿,李准便只能束手就擒,任他摆布。
然而,任黎平面露疑惑之色,眉头紧锁,仿佛两座即将合拢的山峰。他轻声问道:“总督袁大人,此番大张旗鼓地展开行动,四处进行调查,李准恐怕很难不察觉到大人在针对他吧?这样一来,会不会引发诸多不必要的麻烦呢?”他的眼神中满是忧虑,仿佛已经预见到了潜在的复杂局面和棘手问题。
袁总督却对此不以为意,只是微微摆了摆手,脸上浮现出一抹自信且略带轻蔑的笑容。那笑容在昏黄的烛光下显得有些阴森可怖,他从容说道:“此事不必过于忧虑。这不过是朝廷传来言官奏折后的正常例行公事罢了。即便李准知晓了又能怎样?在真相尚未水落石出之前,他也只能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干着急,根本无法做出任何实质性的举动。”他语气中满是对李准的轻视和嘲讽,仿佛一切局势都如他掌心的玩物般尽在掌控之中。
这时,江忠烈也面露困惑之色,他挠了挠头,一脸不解地看着袁总督,仿佛试图从他脸上找到答案。他开口问道:“总督大人,既然如此,那为何不干脆光明正大地去调查呢?这般遮遮掩掩的做法,反倒显得有些不大气,也不符合大人您平日里一贯的行事风格呀。”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疑惑和不解,迫切等待着一个能驱散迷雾的合理解释。
袁总督轻轻捋着胡须,微微叹了口气,那叹息声仿佛是从幽深的古井中传出,带着无尽的无奈和疲惫。他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复杂而深沉的神情,随后耐心地解释道:“自古以来,中国言官弹奏之事大多无需确凿证据。朝廷对此心知肚明,在没有切实证据之时自然不会公开进行调查更不会轻易将官员停职查办。然而让官员们时刻处于这种提心吊胆的高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