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安抚新军兄弟的情绪,切不可冲动行事,以免打草惊蛇。一定要忍耐,等待十五日所有人员会合,那时我们才能集中力量,给清军致命一击,起义才有可能成功。”
黎英同志态度坚定,回应道:“是,我一定小心从事。”
赵士郑重叮嘱:“千万不可大意。新军兄弟们都是热血男儿,但他们缺乏战斗经验,面对李准这样的对手,很容易吃亏。你要告诉他们,革命需要耐心和智慧,不能仅凭一时冲动。你肩负重大使命,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控制住局面,拖延时间,确保起义计划不会因这一意外而全盘皆输。”
黎英同志目光坚定,微微抬起头,眼神中透着无畏与决然,毫不犹豫地回答:“我知道了,我定会相机行事,绝不辜负组织的信任。我会和新军兄弟们讲清楚形势,让他们保持冷静,等待时机。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一定能战胜敌人。” 说完,他转身踏上返回广州的征程,身影渐渐消失在远方,只留下一路扬起的尘土。
黎英同志虽然急切地希望起义能够成功,但他也明白赵士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他承诺会小心从事,尽力安抚新军兄弟的情绪,并等待十五日所有人员会合后再行动。
然而,广州起义的成功与否仍然充满了变数。李准作为清廷的干将,心思缜密、计谋百出,他已经察觉到了同盟会的意图,并可能做好了充分准备。面对这样的对手,同盟会必须更加小心谨慎,才能确保起义计划不会因意外而全盘皆输。
那么,这次武装起义能否顺利成功呢?这仍然是一个未知数。但可以肯定的是,同盟会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们正在尽一切可能拖延时间、完善计划,以确保起义能够取得最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