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军事一窍不通。他手底下的旗营官兵纪律涣散,毫无战斗力可言。然而,这水师提督李准却截然不同,他能文能武,还深得手下士官与官兵的拥护。对他的命令,众人言听计从,堪称咱们真正的劲敌。”
黄兴激动地挥舞着手臂,说道:“既然是劲敌,那就更要将其消灭!咱们绝不能让他成为革命道路上的绊脚石,阻碍咱们前进的步伐!”
赵士接着说:“当年我在广东督练府新军担任标统时,便深知李准的厉害。在广东,除了旗兵新军,其他军队乃至警察部队,都被他牢牢掌控在手中。只要李准还在这个位置上一天,咱们在广州开展武装革命便毫无成功的可能。我认为,应当先除掉李准,只要他一死,另外两人必定吓得胆战心惊,什么都做不了。咱们的革命事业也将迎来新的转机。”
赵士一边说着,一边在心底盘算着暗杀李准的计划。他深知这是一场艰难无比却又势在必行的战斗,但为了革命的成功,他甘愿付出一切代价,包括自己的生命。
然而,胡汉民却摇了摇头,提出了反对意见。他沉声说道:“我出国之前也曾结识李准,虽说未曾深入了解他,可我听闻,此人品行端正,作风清廉。在清军士兵中威望颇高,并且在西江内河主权、收复东沙主权、西沙宣示主权等保卫海洋权益的事务上,他为中华民族立下了赫赫战功,算得上是民族的脊梁。我觉得,咱们应当尝试说服他,争取将他策反。倘若能够成功,日后咱们发动武装起义,便能少牺牲许多人。”
胡汉民内心极为纠结,他明白暗杀或许能收一时之效,但从长远来看,策反李准对革命的益处或许更大。然而,他也清楚其中的艰难程度与不确定性。毕竟,李准是个根深蒂固的保皇派,要让他转变立场,谈何容易。
汪道铭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嘲讽的笑意。他不屑地说道:“你别做梦了!他虽说堪称国家的忠臣、民族的英雄,可他效忠的是大清皇帝,而非咱们的共和政府。这种人对咱们共和革命的破坏,或许比那些普通敌人还要大!你可别天真地以为能轻易说服他。在我看来,唯有通过暗杀,才能彻底消除他对革命的威胁。”
汪道铭打心底里对胡汉民的想法嗤之以鼻,觉得他太过天真幼稚。在他看来,李准这类人根本无法被策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