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奔赴广州。谭人凤、焦达峰在长江流域振臂高呼,期待着四方豪杰如潮水般响应,汇聚成一股势不可挡的革命洪流。
最终,同盟会要求各路雄师在广州胜利会师,而后以排山倒海之势挥师北伐,一路高歌猛进,直捣北京,将清王朝彻底埋葬,开创一个民主共和、充满希望与光明的新局面。
此后,革命党人如同来自地狱的暗夜幽灵,在广州城内小心翼翼却又果敢坚决地秘密布下眼线,设立诸多隐秘据点。这些据点,有的成为机密策划的核心枢纽,有的则是藏匿军火的关键要地。
时间悄然来到4月8日,广州城内外及各省的革命力量,经过无数次艰难险阻的联络,在血与汗的交织中,已大体就绪。此时的他们,就如同一张被拉至极限的弓弦,蓄势待发,只等那一声令下,便会射出决定命运的一箭。
统筹部经过深思熟虑,将起义日期敲定在4月13日,并制定了分10路进击的精妙作战方略。黄兴荣膺总司令之职,赵士担当副司令,二人携手,誓要创造历史的辉煌。
除“先锋”队勇挑冲锋陷阵的重担外,还特别安排了放火委员,他们将在战火纷飞之际,如鬼魅般适时纵火,借熊熊烈火与滚滚浓烟搅乱清军军心,让敌人陷入混乱与恐慌。
农历三月二十五日,黄兴从香港秘密潜入广州。
在广州小东营五号同盟会起义指挥部,黄兴正在组织秘密会议。突然,陈炯明小声报告:“黄总指挥,我们起义所需的武器还没有全部落实。”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瞬间让起义计划陷入绝境。
黄兴气愤地问:“怎么回事,不是早就从日本发货了吗?”
姚雨平沮丧地说:“日本来的货需经香港、澳门或安南走私进入广州。但上次日本商船军火走私被查扣后,广东水师与香港英军迅速加强管控,将武器运输通道牢牢封锁,根本进不来。”
黄兴大声说:“那就用人捎带,哪怕一次一件,也必须带进来。
此时胡毅生报告说:“黄总指挥,原来准备响应起义的广东新军第二标将于四月初五退伍。”这一消息无疑是雪上加霜。
黄兴痛苦地说:“同志们,原定的28日起义无法进行了,时间只能延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