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青山连忙摆手:“大伙儿别这么说。我就是个给人看病的,举手之劳罢了。”
这时,戴春燕悄悄拉了拉他的袖子:“青山哥,你啥时候救的木厂长的闺女啊?咋没听你说过?”
孙青山轻声解释:“前几天的事。那姑娘吃了变质的食物,正好我去木厂收药材,就顺手帮着看了看。”
“哦!”戴春燕恍然大悟,“难怪那天你回来这么晚。”
正说着,戴福德又宣布了一个消息:“小火车后天一早就到,大伙儿准备准备!”
听到这消息,村民们都欢呼起来。往年交公粮都要靠人力车拉,能借到小火车,可是件大好事。
孙青山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心中暗自思忖。虽说他现在只是个乡村卫生员,可凭借着对中医药的研究,日子过得倒也充实。特别是有了戴春燕这个未婚妻,生活更是有了奔头。
“青山哥,”戴春燕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咱们回去吧,你不是还要配药吗?”
孙青山点点头,转身往回走。路上,他看着戴春燕蹦蹦跳跳的背影,心里想着待会儿要完成的工作。草药虽好,可配制起来却需要十分谨慎。一味药差了,可能就会前功尽弃。
回到屋里,阳光依旧温柔地洒在木桌上。孙青山重新拿起药材,继续着未完成的工作。药香在屋内缓缓飘散,带来一种宁静祥和的气息。
午后的阳光斜斜地透过窗户,照在戴春燕忙碌的身影上。孙青山靠在门框上,看着她娴熟地和面、切菜,心中涌起一股暖意。这样的日子,真好。
今天村里格外安静。欧德胜带着民兵在地里巡查,戴福德和会计则带人去交公粮。多亏了孙青山之前的提醒,松树寨第一个借到了小火车运粮,成了最早交公粮的生产队。这可是个大好处,不仅省力,粮食评级也会宽松许多。
下午的时光悄然流逝,两个人过得愉快而温馨。虽然还没突破那层窗户纸,但他们解锁了不少新奇的相处方式。时而说笑,时而默契对视,偶尔不经意的触碰都让两人心跳加速。
到了晚上,孙青山送戴春燕回家时,戴福德正在屋里小酌。看到女婿来了,立刻热情地招呼他进屋。
“青山啊,”戴福德端起酒杯,眼睛眯成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