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谁说朕是暴君?朕要诛你九族 > 第五十章 召见沈棨(1/4)
    人才和制度,这是个永恒的难题。

    大明不是没有人才,而是制度出了问题。就像闵学之那样的封疆大吏,能力是有的,但在利益面前难免迷失。现在京城大学培养出新人才,但如果制度不改,这些人下去后,迟早会被同化。

    首先要解决的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自从万历、天启年间党争不断,朝廷对地方的管控已经松懈。虽然现在每个省都有了年度目标,但这只是结果考核。更重要的是要监控过程,防止地方官员为了完成指标而胡来。

    崇祯在御案前坐下,提笔写下几个要点:增加新政督察的人手,整顿都察院,换掉各省监察御史,建立密奏制度

    正当他专注思考时,外面传来太监的声音:“陛下,早膳备好了。”

    崇祯这才发现已经到了用膳时间。今天的早膳很简单,就是一碗炸酱面。看着面前的饭菜,他突然想起小时候在乾清宫时的情景。那时候父皇还在,母后也健在,一家人其乐融融。可现在,他不仅要独自面对这满朝的纷争,还要背负着振兴大明的重任。

    用完早膳,崇祯回到御书房。

    他手中拿着一份密奏,眉头紧锁。窗外的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在案几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照亮了他略显疲惫的面容。

    这已经是今日第三份密奏了。

    自从他下令在湖广省大开杀戒后,各地官员似乎都嗅到了什么,纷纷上书弹劾。只是这些奏疏大多都石沉大海,连皇帝的案头都到达不了。

    “通政司、内阁,朕的奏章都被你们给吞了去。”崇祯冷笑一声,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这便是大明朝的积弊所在。从洪武年间开始,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制度,朝廷六部统统听命于龙椅之上。表面上看,皇权得到了加强,实则是让皇帝疲于应付各种政务。

    到了宣宗时期,为了减轻皇帝的负担,奏疏便先由内阁过目,在上面写下建议后再呈递给皇帝。这就是所谓的票拟制度。内阁虽然没有决策权,但实际上却掌握着信息的筛选权。

    崇祯站起身,踱步到窗前。他的身影被阳光拉长,投射在地上。御书房内一片寂静,只有他轻微的脚步声回荡。

    “朕需要一个能够绕过这些人的渠道。”他喃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