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脚下生风,一步数米,赶在了亥时末回到溪城。
推开房门,孙明迫不及待地取出那颗四阶珠子。月光下,珠子泛着莹莹光泽,仿佛蕴含着无尽生机。
“衍二气运当真不同。”孙明轻声自语,手指摩挲着珠子光滑的表面。若是在衍一,别说摸到这等宝物,恐怕连影子都见不着。
将珠子小心翼翼地锁进箱中,孙明躺在床上,却毫无睡意。今夜的收获虽然非常惊喜,但更重要的是即将到来的白露考核。
次日清晨,农政监如常开课。处暑已过,秋意渐浓,老司农卓明远开始集中讲授理论知识。
“诸位可知,为何要在白露时节举行考核?”卓明远环视众人,目光深邃。
台下学子面面相觑,无人应答。
“白露时节,万物将敛,正是检验一年所学的最佳时机。”卓明远捋着胡须,“况且,这也是北陵郡定下的规矩。”
“老司农,能否透露些考试重点?”有人按捺不住问道。
卓明远笑而不语,片刻后才道:“药物全书、草药大典、天象详解、农家要术、时令指南”
众人听得头大,这哪是重点,分明是把所有典籍都列进去了。
“清河州南部的泉阳县,春种五嘉禾,夏种百血藤”王子谦坐在角落里默默背诵,额头已见汗珠。
“金秋时节长满珍贵豆荚,冬可挖续骨参。”孙明随口接道。
王子谦一愣,“兄长连这等偏僻之地都如此了解?”
“梦里去过。”孙明笑道,目光却飘向远处。前世经历让他对这些典籍烂熟于心,但考核从来都不是单纯的背诵。
接下来的日子,农政监内外一片紧张气氛。有人废寝忘食地钻研典籍,有人四处打听考题。
孙明却显得格外从容,每日按部就班地复习,偶尔还能抽空到城外的农田走走,观察各类作物的生长情况。
“孙兄就不担心考核?”同窗郑亮满脸焦虑地问道。
孙明正蹲在田埂边查看稻穗,闻言抬头道:“担心也无用,不如实地看看。你说这稻穗,为何有的饱满,有的却干瘪?”
郑亮一头雾水,“这这与考核有何关系?”
“万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