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正在给客人打包,闻言抬起头:“三爷,现在城里人最在意的就是食品安全。咱们这边成了保护区,山清水秀,种出来的东西自然受欢迎。”
“您看您菜园子里的菜,”他继续说道,“虽然有点虫眼,但这恰恰说明没打农药,城里人就喜欢这个。”
三爷眉头舒展,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难怪呢,我说这些人怎么专挑有虫眼的买。”
在一旁听着的陈刚若有所思:“那咱以后是不是得少用化肥?”
“对,”陈阳点头,“现在的趋势就是回归自然。咱们这边山清水秀,最适合发展生态农业了。”
不远处的桃园里,一只鹿悠梅花闲地啃食着青草。池塘边缘,荷花含苞待放,偶尔有蜻蜓点水而过。花棚下的喇叭花绽放着五彩缤纷的色彩,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
“陈哥,”正在采摘野菊花的黄璐突然开口,“这野菊花怎么这个季节就开了?”
陈阳放下手中的活计,走到黄璐身边:“菊花品种多着呢,从三月到十一月都能看到不同品种的花。这种早开的野菊花,城里人最喜欢了。”
傍晚时分,陈阳坐在院子里整理账本。自从这里成了保护区,每天都有十多个游客专程来看白鹤。虽然有些人纯粹是凑热闹,但这里的山水风光确实吸引了不少回头客。
“咱们这边的优势就是生态好,”他自言自语,“要是能把规模再扩大点”
思绪还没完全展开,院子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陈景德气喘吁吁地跑进来:“阳子!明天能不能帮我也支个摊?今天我地里的西红柿熟了一大片,再不摘就该烂了!”
“行啊,”陈阳笑着答应,“正好我这边也准备扩大规模。咱们可以合作,把咱们村的特色农产品都推广出去。”
陈景德兴奋地搓着手:“那敢情好!我听说城里的菜市场都有固定档口,咱们要不要也去试试?”
“急不得,”陈阳摇摇头,“咱们先把本地市场做稳了。质量好,自然会有人来找咱们。”
夜幕降临,村子渐渐安静下来。陈阳站在院子里,望着满天繁星,思绪万千。远处传来几声蛙鸣,夏夜的风带着泥土的芬芳拂过脸庞。
第二天一早,陈刚天还没亮就来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