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根跟前。
这也打断了六根的浮想联翩。
看了看小娇妻,朝着刚才问话的那来顺回道:“我听过文爷的传说,说满京城,就没有他文爷不敢揍的人,每日不是在揍人,就是在揍人的路上。”
那来顺放声大笑,笑的上气不接下气。
文三的事情,他知道。
什么叫满京城就没有文爷不敢揍的人,这话,应该反过来说,叫满京城就没有不敢揍文三的人。
一张破嘴,天天挨揍。
六根看着文三,这家伙,也是改了那一身的臭毛病。
当年徐金戈感谢文三的救命之恩,在小鬼子战败后,给了文三几百块钱。
文三用这笔钱买了一辆黄包车,后面整日将保密局三个字挂在嘴上,京城和变后,就因为保密局三个字和我也是保密局一员这句话,文三在里面关了一段时间,要不是审查人员查明来龙去脉,晓得文三就是吹牛,文三估摸着得挨枪子。
四合院内。
刘海忠以二号联络调解员的身份,指挥着街坊们,做着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贴喜字,扫大院,擦玻璃。
刚才许大茂跑回来汇报,说六根相亲成功,跟韦小蝉领了结婚证,去女方家搬家去了,傻柱也娶了媳妇,被媳妇拽着耳朵去见岳丈和几个大舅哥。
一院双喜。
这话可不是刘海忠说的,是闫阜贵说的。
老抠不愧是文化人,灵机一动的编了这么一个成语出来。
也有人在琢磨着吃席的事情。
家家户户不富裕,改善生活的希望,彻底寄托在了吃席这上面。
六根家里有收音机,有自行车,房子是自己的私房,在街坊们眼中,是一等一的富裕人家。
媳妇在派出所工作。
双职工家庭。
在当下,一个人上班,就能养活一家老小,六根跟他媳妇,两个人挣钱。
傻柱是家传的大厨,进了轧钢厂,在轧钢厂食堂工作。
街坊们想着能不能吃两顿席,六根一顿,傻柱一顿。
耐不住性子,问起了刘海忠,街坊们都认为刘海忠肯定是六根两口子和傻柱两口子喜宴的总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