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书深吸了好几口气,胸腔剧烈地起伏着,试图让自己镇定下来,可脑袋仍像是被一团乱麻缠绕,只觉头晕眼花。
他的身体微微摇晃,脚步虚浮,不得不伸手紧紧搀扶着身旁那根冰冷的柱子。
稍微缓过劲来,唐文书缓缓转过头,颤抖着看向刘景明,眼神中满是困惑与迷茫。
“先生,何出此言?”
唐文书的声音沙哑得厉害,还带着一丝虚弱。
刘景明眼睑微微垂下,像是在沉思,又像是在斟酌用词。
“大人如何看待魔教的这份宣传?”,他思量着,轻声问道。
唐文书面皮不受控制地抽搐了几下,嘴巴微微张开,却半晌没有发出声音。
若是面对旁人,他定会毫不犹豫地大声斥责,说这是荒谬至极、大逆不道的谬言。
可此刻站在他眼前的不是别人,而是他最信任、最倚重的刘景明。
正是有刘景明的辅佐,他才能在官场中一步步走到今天,甚至连南阳府发生民变这般棘手的事情,都能在刘景明的帮助下成功化解。
唐文书缓缓闭上双眼,浓密的眉毛紧紧皱在一起,像是打了个死结。
许久,他才重重地叹息一声,缓缓说道:“此物,实乃断我大明根基之物。”
他的声音低沉而又沉重。
“自太祖皇帝建立大明皇朝,始终坚持重农抑商之政策,这也是天下各国传承千年的政策。”
唐文书微微睁开双眼,目光变得有些深邃,继续道:“何为重农抑商?”
他微微停顿,像是在给刘景明思考的时间,又像是在整理自己的思绪。
“所谓重农抑商,便是要重视对农民的管理。”,他继续说道,语气逐渐变得坚定起来。
“百姓,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以刑治民,则乐用;以赏战民,则轻死。”
“通过羞辱百姓,让他们知道,天地之间,唯有当官才算是人,唯有当官才能得到财富、地位、名利,他们渴望的一切。”
“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尊崇官府和爵位,更好地服从统治。”
“可百姓之中,亦有蠢货和聪明人。”
唐文书微微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