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时期,基层小吏的俸禄再次调整。
万历年间,1石米约折银05-08两,吏员名义年俸约为。
司吏:12石米 → 折银6-96两。
典吏:96石米 → 折银48-77两。
实际上,这时候很多地方的粮食价格涨了十倍不止!
看似折银没有问题,实则是削减了基层小吏的收入。
可即便是如此,崇祯年间因财政恶化,地方常拖欠俸禄,或强制以贬值宝钞、陈粮抵充。
比如文修,就是如此。
在圣教来唐县前,他已经半年没有领到俸禄了。
如果不是户房还有一些其他灰色收入,早就饿死了。
但灰色收入这东西并不稳定,而且向来是官越大,权越重,收入越高。
他一个小小户房小吏,哪里有那么多收入,也不过是勉强混个温饱。
每个月差不多能得粮一百多斤!
所以,在杨奇伟的五倍俸禄诱惑下,文修爽快的投降了。
而在加入圣教后,文修获得了预支三个月薪水的奖励。
当足足一千五百斤小麦,以及崭新的布料,还有鸡鸭等出现在面前,文修的信心更加坚定了。
我,文修,坚定的圣教战士。
去他吗的大明,狗娘养的玩意天天拖欠工资。
艹。
杨奇伟看着文修,思绪自回忆中缓缓回过神来。
他唇角微微上扬,一抹难以掩饰的笑意浮现在脸上,那笑容中带着几分期待。
终于开始了。
杨奇伟站起身来,身姿挺拔,动作干净利落,说道:“随我进屋详谈。”
“是。”
文修激动地回应道,声音都因兴奋而微微颤抖。
他紧紧跟在杨奇伟身后,亦步亦趋,向着书房走去。
彼时,书房亮着灯,并非普通的油灯,而是散发着明亮光芒的太阳能灯。
那灯光如同白昼一般,将房间内映照得纤毫毕现,哪怕是各处角落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其亮度绝非油灯所能比拟。
灯光洒在墙壁上,反射出柔和的光晕,让整个书房都显得格外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