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谁该为唐王之死负责?
答案不言而喻,自然是他孙传庭!
“伯雅莫急,此事还有转机!”
孙熙见孙传庭失了分寸,急忙低声喝道,声音虽不高,却如洪钟般,将孙传庭从恍惚中惊醒。
“转机!”,孙传庭猛地抬起头,急切地看向孙熙,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紧张与期待。
孙熙微微停顿,目光在孙传庭脸上停留片刻,斟酌着说道:“眼下的情况,对伯雅确实极为不利。唐王之死,必然会在朝野上下掀起轩然大波,引得天下惶恐。”
“各路宗亲皇族得知消息,必定会兴师问罪。到时候,伯雅必然受到牵连。”
听到这里,孙传庭苦笑着叹了口气,笑声中满是无奈。
何止是牵连,他作为四省总督,是此事的首要责任人,根本无从推脱。
孙熙顿了顿,接着道:“但事情还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伯雅,先看看这张报纸。”
说着,他将报纸往前推了推,指尖在报纸上轻轻敲了敲。
孙传庭虽然满心疑惑,但还是强自稳住心神,伸手拿起报纸,认真诵读起来。
对于报纸,他并不陌生,朝廷的邸报与之类似,不过邸报主要在朝堂官员间传阅,传递朝廷政令,不像圣教的报纸,面向普通百姓。
孙传庭逐字逐句地看着报纸,首版详细记载了圣教攻陷南阳的全过程。
报纸着重提到了众多协助圣教的义士,称正是在他们的帮助下,圣教才得以轻松、完整地拿下南阳城,擒获南阳城内的宗亲。
报上还特别表扬了冒死刺杀唐王的金楠、段鹏飞等人。
看着报纸,孙传庭的思绪仿佛回到了南阳城失陷那天。
他仿佛亲眼看到南阳城的乡勇、士卒,甚至商人、匠户、农民,在圣教的蛊惑下,纷纷为其打开城门,协助圣教擒获南阳城的官员。
想到那一幕,孙传庭头皮发麻,脊背瞬间被汗水湿透,连衣服都紧紧贴在了背上。
他终于明白,南阳城拥有四万将士,兵力与圣教相当,又有城墙可守,还有大炮火枪,为何还会如此迅速地沦陷。
答案只有一个——内部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