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宣布要亲征的消息来得猝不及防。
午门外。处决结束后,朱慈烺并未立即离开。他站在血泊中,望着远处的宫门。忽然注意到一个致命的疏漏——那里竟然没有布置净军把守。宫墙上空荡荡的,只有几个昏昏欲睡的守卫歪靠在墙垛边。
皇极门与午门之间,仅隔一道门墙的距离。此刻正值上朝时分,午门大开,外面的喊杀声透过晨雾清晰可闻。那声音时远时近,仿佛一把利剑悬在京师头顶。
他手下一千精锐此刻就在午门外,而把守皇极门的将军早已被他收买。只需稍加运作,便可
思绪未完,一个穿着锦衣卫服饰的人影已悄然靠近。那人面带惶恐,欠身道:“殿下,刚才朝会上,陛下已经决定”
“说下去。”朱慈烺声音低沉。
“陛下要亲征。”
话音刚落,吴襄已是脚步匆匆地赶来,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殿下,万万不可让皇上亲征啊!”
朱慈烺眉头紧锁。父皇若真亲征,不止军权不保,京城恐怕也要不保了。李自成兵锋正盛,京中百姓已有倒戈之势。更何况,崇祯帝向来刚愎自用,一旦出征,谁知会做出什么决断?
朱慈烺握紧了拳头又松开,如此反复数次,终于下定决心。
“老泰山,即刻带火铳右局占据午门。”他沉声下令,目光如炬,“王七,召集东宫侍卫随本宫面圣!”
此言一出,周遭众人倒吸一口凉气。太子这是要
朱慈烺突然提高声调,“京师危急,父皇却执意亲征。为保社稷,本宫不得不进谏。诸位可愿随我入内?”
忽然,一个身着青衫的白面书生从人群中走出:“臣翰林编修苏子文,愿随殿下进谏!”
朱慈烺眼前一亮:“好!即日起你便是本宫讲官。”
这一表态仿佛打开了某道闸门。紧接着,锦衣卫百户任逸洲也挺身而出:“末将愿为殿下效死!”
朱慈烺立即拔出腰间佩剑,递给任逸洲:“从今日起,你就是本宫侍卫。”
群臣见状,纷纷效仿。有人高呼“愿随殿下”,有人叩首请命,一时间,殿前竟聚集了近千人。
朱慈烺环顾四周,目光如电:“诸位,随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