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蓝玉案的余波下,人人自危,对朱权的事情更是格外敏感。朱权紧张得手心全是汗,每说一句话都小心翼翼,生怕说错一个字。
与此同时,沈书瑶在偏殿外焦急踱步。蓝玉案的紧张氛围也让她愈发不安,她瞧见一个小太监神色慌张地张望,心中起疑。刚想上前,又想起女子在这保守的礼教氛围下抛头露面多有不妥,犹豫了一下,还是轻声唤道:“公公,留步。”小太监转身,脸色煞白:“侧妃娘娘,有何吩咐?”沈书瑶尽量温和地问:“看你神色匆匆,可是有急事?如今蓝玉案刚过,宫中事务繁杂,你可要小心行事。”小太监结结巴巴:“没……没什么,小的还有事,先走了。”沈书瑶望着他离去的背影,满心疑惑,可也只能无奈作罢。
朱权从正殿出来,脸色苍白如纸。沈书瑶迎上去,关切地问:“王爷,怎么样?”朱权苦笑着说:“朝堂上乱糟糟的,父皇没全信我,这事儿怕是难办了。如今蓝玉案余威尚在,人人都对我们藩王多有猜忌,我们行事更要谨慎。”
两人回到驿馆,朱权坐在椅子上,眉头紧皱,一时没了主意。沈书瑶见状,说道:“王爷,如今我们处境艰难,得想个法子。只是我身为女子,在这程朱理学盛行的当下,许多事都难以直接出面。蓝玉案后,朝廷对各方监视甚严,我们的一举一动都要小心。”朱权叹了口气:“本王身边能用的人也有限,这可如何是好?蓝玉案牵连众多,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到我们的调查。”
正说着,王府里一位跟随多年的老仆走进来,犹豫着说:“王爷,老奴虽不懂朝堂大事,但也知道现在情况危急。老奴有个侄子,在京城做些小买卖,消息还算灵通,或许能帮上忙。只是如今这蓝玉案闹得,大家都不敢随便说话,打听消息怕是不容易。”朱权听了,眼中闪过一丝希望:“哦?那劳烦您去问问,看看能不能打听到些有用的消息。但一定要叮嘱他小心行事,千万别惹上麻烦。这洪武年间,重农抑商,他做生意本就艰难,别因咱们的事受了牵连。”
过了几天,老仆匆匆回来,带来一个消息:京城有个地下赌场,常有一些神秘人出入,行事鬼祟,说不定和监视王府的事有关。朱权和沈书瑶商议后,决定派王府里身手敏捷、头脑灵活的年轻侍卫李明,扮作赌徒去赌场打探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