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丑颜谋世:医女风华倾天下 > 第82章 大宁新局:暗流与曙光(2/4)
军营视察,鼓励士兵们刻苦训练,为保卫大宁贡献自己的力量。

    与此同时,沈书瑶也在为大宁的经济发展和物资储备忙碌着。她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与周边地区的商人建立了更紧密的贸易合作。她积极推动大宁的商业发展,鼓励商人开展多样化的贸易活动。在她的努力下,大宁的贸易市场更加繁荣,物资储备也日益充足。

    为了提高大宁的防御能力,朱权决定对大宁的城墙进行加固和扩建。他组织了大量的工匠和民夫,日夜赶工。在施工过程中,朱权严格要求工程质量,确保城墙能够抵御敌人的攻击。他还在城墙上设置了更多的了望塔和防御工事,加强了大宁的城防力量。

    在政治方面,朱权虽不敢贸然与朝中大臣书信往来拉帮结派,但他更加注重自身言行举止,在每次向朝廷呈交的奏章中,不仅详细汇报大宁的军事、民生情况,还会巧妙地提及大宁对巩固大明边疆的重要意义,以及自己对朝廷的忠心不二,通过这种方式,潜移默化地争取朝廷中一些有识之士对大宁的支持与理解。

    然而,就在大宁积极备战的同时,1396年,洪武二十九年的朝廷局势依旧稳定,朱元璋虽已步入暮年,但依旧牢牢掌控着朝政大权,朝中大臣们敬畏于他的威严,权力斗争的暗流隐藏得更深,不敢轻易浮出水面。

    这一年,明朝与蒙古的局势也呈现出复杂态势。彼时,鞑靼部在蒙古草原东部占据着广袤的牧场,其首领实力较强,麾下控弦之士众多,时常侵扰明朝边境,对大宁等地构成直接威胁;瓦剌部则在西部不断发展壮大,虽与鞑靼部矛盾重重,但在对抗明朝这一问题上,偶尔也会与鞑靼达成默契。年初,朱元璋下令宋晟、刘真等将领率军出塞巡逻备边,明军与鞑靼部在大宁以北的一些关隘发生小规模冲突。明军凭借精良的火器和严明的军阵,多次击退鞑靼的试探性进攻,但鞑靼骑兵机动性强,打完就撤,难以彻底剿灭。

    朱权深知大宁在边防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也时刻关注着朝廷的军事动态,积极响应朝廷的边防政策,加强大宁的防御部署,随时准备配合朝廷的军事行动。他派遣多支斥候小队深入草原,密切监视鞑靼和瓦剌的动向,一旦发现有大规模军队调动,立刻回报。

    而朵颜三卫,自洪武年间设立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