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前进。
见走廊里亮着灯,信天翁命令队员们摘掉夜视仪,分成两排,持枪搜索前进,枪托抵肩膀不贴腮,枪口45度朝下。
和影视剧里的据枪前进不同,那种姿势不但遮挡视线,而且后方队员枪口指向前方队员,一旦出现突发情况,简直就是队友杀手。
所以现实中大部分反恐部队都是选择持枪,即使队形转换的时候,也会采用枪口朝上的擎枪动作,确保内部安全。
只有发现敌人了,才会据枪。
砰!砰!砰!
埋伏在走廊转角的雇佣兵被击倒在地。
一行人接着前进,信天翁和他的掩护手快速的进入房间,房间里有三个人,看见信天翁二人进来也快速的举枪射击。
但是他们的速度就是比不过信天翁,只见信天翁手中的pp-19一甩,似乎都没瞄准,房间内的三人就带着不可置信的眼神向后倒去。
怎么可能这么快,而且你怎么不按常理来?
各国做过大量的模拟实验,得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射击模式。
10名射手,用六发子弹对着15米外的3个目标快速射击,通常有3种射击方法。
一是对三个目标逐一连发射击,平均用时3秒,命中55发。
二是对3个目标各发射1发子弹,平均用时175秒,命中27发。
三是对3个目标用顺序射击6发(1,2,3,3,2,1的射击顺序),平均用时395秒,命中45发。
随即得出一个结论,双连发射击能够有效地命中目标,但是采用三连发或者五连发射击的时候,子弹就很容易打偏。
比较出名的莫桑比克射击术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演变的,先双连射打目标更大,更容易命中的身躯,然后迅速向上打头。
只是信天翁没有按照这些退伍士兵,退伍特警的想法来,他选择了实验中射击最快,但是命中率最低的方法,以三人的脑袋为目标,各发射一发子弹。
实验中的平均用时175秒,命中27发的数据就只能代表平均,不能用来约束这些顶级特战队员,信天翁可以做到在07秒的时间内,对着三个目标的头部开枪。
再加上室内的距离比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