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段王爷的江湖 > 第十四章 六朝金粉(6)(1/3)
    第2卷    潮起潮落    第十四章    六朝金粉(6)

    关于乌衣巷的得名还有一个说法。据宋代《景定建康志》卷十六引《丹阳记》,此地原为三国吴乌衣营所在,因而得名。乌衣巷有一口古井,名叫乌衣井,相传是在东吴的时候就挖掘了,供这里的驻军饮水使用。井栏处至今尚有十二道绳痕,展示着它所经历的千年沧桑。

    大家随团进入了王谢故居。一边走一边继续听导游介绍:“王导,字茂弘,琅琊临沂人,是东晋王朝的实际创立者,西晋未年,八王内讧,匈奴入侵,西晋王朝  大厦即倾,分崩离析。王导认为天下人乱,能振兴晋室的唯有司马睿,‘遂倾心推奉,为之谋划。’他极力劝司马睿移  镇建康(今南京),为东晋立国打下基础,公元317年,王导  依赖北方士族,团结江南士族,协助司马睿建立了偏安江左  的东晋政权,他历晋元、明、成三帝为宰辅,用‘镇之以静,群情自安’的方针,保持东晋的安定局面。  ”

    导游小姐讲累了,喝了一口茶水,缓缓地说:“……后来,为了缓和南北大族间的矛盾,王导一方面积极拉拢土著豪门,许以高官厚禄,另一方面又在南方豪族势力较弱的地区,设立侨川、侨郡、侨县安置北方大族和移民,使土著与  侨民各得其所,矛盾缓和,晋室转危为安了,以后,王导又先后平定了王敦、苏峻的叛乱,进一步巩固了东晋王朝。王导因扶持晋室有功,晋元帘对他说:‘卿,吾之萧何也。’民间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既说明了王导为司马睿的晋室立下了汗马功劳,也点明了王家权势之大。”

    讲完了王导,导游小姐开始讲谢安:“谢安是南迁大族中的佼佼者。谢安,字安石,陈郡(今河南太康)人,  曾隐居会稽东山,胸怀韬略,留心时政,时人谓之当世的诸葛孔明,都希望他出来主持政局。简文帝时  谢安已40多岁了,因国运每况愈下,他才‘东山高卧时起来,  欲济苍生未为晚’,由会稽赴建康接任丞相。谢安性沉静,临危不乱,温雅有儒将风度。他曾与大书法家王羲之登冶城(今朝天宫附近)‘悠然逼想,有高世之志’。谢安在建康20多年,做了两件人事,从而使他名垂青史。一是他巧妙地阻上了桓温的篡位活动,避免了内战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