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上午,陈扬像往常一样来到工地办公室,准备梳理当天的施工进度和问题清单。
刚一坐下,就有工作人员匆匆忙忙地跑了进来,神色慌张地说道:“陈科长,不好了,出事了!今天运来的一批关键零部件,验收的时候发现有质量问题,数量好像也对不上,这可咋整啊?”
陈扬心头一紧,他知道这批零部件关乎着园区主体厂房的建设进度,要是出了岔子,损失不可估量。
他立刻起身赶往仓库,一路上,眉头紧锁,思索着应对之策。
到了仓库,陈扬仔细查看了那些零部件,确实如工作人员所说,部分存在明显的磨损痕迹,像是使用过的旧货,而且数量竟然短缺了将近五分之一!
他强压怒火,立刻找来负责采购和验收的人员询问情况。
采购人员一脸委屈,声称自己是按照正规流程从指定供应商采购的,验收的时候也没发现问题,不知道怎么回事。
陈扬心里明白,这事儿透着蹊跷,怕是有人故意在背后搞鬼。
他不动声色地安排人重新清点数量、拍照留证。
同时,他悄悄联系了之前在工作中认识的一位在纪委工作的朋友,向他咨询此类情况应该如何处理。
朋友给了他一些专业建议,并表示愿意暗中协助调查。
经过一番深入调查,线索逐渐指向了一个陌生的小物流公司。
这家公司负责这批零部件的运输,陈扬顺藤摸瓜,发现他们与项目部负责物资调配的一名小组长孔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这名小组长,以前在市政府办工作过,后来调任市建设局担任了科长。
市政府办可是市长黄宝轩的天下,从这个小组长的履历来看,很有可能是黄宝轩暗中指使此人,通过这家物流公司在运输环节做手脚,企图制造麻烦,让产业园项目陷入困境。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陈扬虽然十分气愤,却并没有立即声张。
他深知,此刻证据还不够确凿,贸然行动只会打草惊蛇。
于是,在请示了杨朝山副书记之后,他一方面督促供应商紧急调配合格的零部件,确保施工进度不受太大影响;另一方面,他继续和纪委的朋友一起深挖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