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平原,幽冀交界处,有多处大河隔断。
大河南岸,袁绍大军兵分三路,主力从正面展开进攻,另外两路骑兵为主,侧翼绕后,分别朝着幽州两大重镇蓟城和右北平城突击而去。
来到12月中旬,袁绍统领的冀州军主力和公孙瓒统领的幽州军主力已经在这条小河僵持许久。
这条所谓的河流虽然称不上是什么惊世骇俗的天险,但其所具备的地理优势也不容小觑。
尤其是当人们依托着它,精心构筑起坚固的防御工事,就算是精锐大军想要前进一步都变得异常艰难。
十多个日夜过去了,小河中的河水早已不再清澈见底,而是被无尽的鲜血浸染得通红一片。
残破不全的肢体和断裂的臂膀,随着潺潺流淌的河水一路向东漂流而下,最终注入了渤海之中。
天空阴沉沉的,仿佛随时都会有一场倾盆大雨从天而降。
然而,偶尔飘落下来的些许雪花,尚未触及地面便已消失不见——它们被两军加起来足足几十万的人马所形成的浓密云气所遮挡住了去路。
在河流的北岸,厚重的乌云笼罩之下,可以清晰地看到袁军冲在最前的铁甲精锐。
他们背靠着小河,手中紧握着各式各样锋利的刀枪兵器,相互兵种配合,在一名武将的带领下,每百余人构成一支小队,组成严密的阵型。
而幽州步军亦是如此,辽东铁质的灰黑战甲顶在前面,手中长戟扫出,带着阵阵锋芒,军队冲刺,前方几百米的精兵被一步步逼退到河里。
相比袁军的数量,公孙瓒军团铁甲精锐还不到其一半,但是龟缩在各个塔头上的弓弩手,每每阻击,荫蔽的天空闪出道道锐利的箭矢,压制袁军冲锋的铁甲精锐。
只能让其稳固阵型,缓步推进。
通常来说,这种层级的战场,哪怕最普通的锋芒也有数米,武将的战斗,能够席卷数千米。
精骑发起的冲锋往往会如同辽东铁骑那般势如破竹:要么以雷霆万钧之势一举将敌人冲得七零八落;要么在尚未接近对方阵营之前,迂回射击,箭矢构成天罗地网,将敌人直接射杀。
但三国不一样,两方武将水平相近,精锐武装战力相近,神话级秘境体